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

17小时前

這段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不少人續簽EP都失敗了,有人因薪資過高

被質疑,有人因公司空殼運營被拒,更有企業臨期甩鍋要求員工降級WP。

EP續簽的拒簽風險

崗位工作內容重疊,續簽EP被拒。

雖然很多外籍員工以為「高薪」就能確保順利續簽,但實際上,薪水並非EP續簽的唯一決定因素。根據新加坡人力部(MOM)的規定,雖然薪資水平是評估續簽申請的重要參考,但更為關鍵的因素是崗位的性質、公司的運營合規性以及行業的需求

例如,某些高薪的職位,如年薪超過1萬新元的資深工程師,可能在工作內容、技術要求或崗位資格等方面未達到要求。如果該職位與本地初級工程師的職責重疊,或者公司未能提供相關的技能證明和崗位的「稀缺性」,也有可能面臨續簽被拒的風險。

空殼公司被嚴查。

24年7月,新加坡人力部查處一起典型空殼公司案例:某打著 「數字營銷」 旗號的中資企業,為外籍經理申請EP續簽時被拒。MOM核查發現,該公司註冊地址為共享辦公室,無固定辦公場所,公司宣稱 「僱傭3名本地員工」,但社保記錄顯示僅為1名兼職行政人員繳納公積金,其餘均為虛構。

最終,外籍經理的 EP被立即撤銷,公司因虛假申報被列入黑名單,5年內禁止申請任何工作準證。

圖源:MOM 稀缺行業表

企業在簽證變動時的責任履行同樣不容忽視。

根據《新加坡僱傭法》,企業在員工簽證變動時,負有明確的法律責任。如果僱主未能提前至少一個月通知員工簽證變更,除了要承擔簽證變更帶來的直接費用(如DP續簽手續費、國際學校違約金和臨時住宿費用等),還需支付額外的精神損害賠償,以彌補員工因此遭受的損失。

這意味著企業不僅需要在管理上提前做好規劃,還需確保與員工簽證相關的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規定,避免因疏忽或操作不當導致的法律風險。

續簽EP這些坑千萬別踩

根據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2025年PR申請白皮書,MOM在審批時會核查企業過去3年的合規記錄,包括EP降級率、本地員工僱傭比例等,可見公司資質對員工PR申請影響深遠。

圖源: MOM《 COMPASS 指南》

個人:證明不可替代性

需用稀缺技能、證書、項目成果或第三方薪資報告,向審核部門證明 「崗位只有你能勝任」,避免陷入高薪但可替代的被動。

公司:若被質疑空殼,用數據自證合規

僱傭至少2名新加坡籍員工,附勞動合同、公積金繳納記錄;用客戶合同、發票、銀行流水,證明收入覆蓋成本;拿合作協議(如政府項目)或訂單量增長數據,體現發展潛力。

應對降級:擺證據談條件

遭遇EP降級時,先通過績效評估、項目成果、市場薪資數據證明符合EP要求;再依據新加坡《僱傭法》,指出公司需提前1個月通知,否則需承擔家屬簽證失效、子女轉學等損失;最後提出過渡期方案,最大化保障權益。

Jarison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眼丨來源

新加坡人力部、小紅書丨圖源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新加坡肅毒協會帶頭成立亞太反毒聯盟 加強區域夥伴反毒合作
  • 岌巴俱樂部高球場原址預購組屋項目 10月份推出
  • 救世軍紅盾工業正式更名為 「Re:Nue」 進一步推動循環經濟與社區關懷融合
  • 國防部和武裝部隊為黃永宏辦告別宴 香格里拉送上特製蛋糕
  • 【GE2025】海外計票完成 大選最終投票率為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