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經濟韌性小組的顏金勇今天(16日)接受媒體訪問,在談及小組的工作進展時強調,我國和美國正在探討如何確保兩國的貨物可以更順暢地流動,以及如何確保雙方面供應鏈的安全。
他表示,雖然中美雙方把對等關稅措施暫時延後90天、英國和美國就兩國間部分商品的關稅達成協議,這些進展都令人鼓舞,但這並不代表風暴已經過去,不定數仍然存在,前景仍然模糊,這些國家的商談最終會否有理想的結果還是一個未知數。
他透露,政府正在與本地企業,工友和民眾接洽,了解他們面臨的挑戰。
「一些直接向美國出口的本地公司會發現美國經濟正在放緩,顧客的付款拖延,訂單被延誤或取消,因此這些公司需要更多資金來應付。他們面對的挑戰主要是資金周轉和收入;工友也擔心他們是否保得住飯碗;民眾也擔心生活費的問題。」
他指出,政府正在準備一系列協助企業和工友的措施,必要時會推出。
「這些包括針對資金周轉的措施。我們也正在和銀行商談,重新審視現有的融資計劃,看看是否充足或者需要改進。」
他表示,小組也正在和一些大型企業合作,探討為國人創造新工作,提供培訓以及協助高級學府的畢業生尋找工作。
他透露,我國和其他東協成員國正在進行一項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以進一步降低關稅限制,促進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談判有望在這個月底完成。
為應對美國施加關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由顏金勇領導的經濟韌性小組於4月16日成立,並舉行首次會議,制定了三大重點工作項目,包括政府、企業和員工三方之間的定期溝通;鑑定企業和員工面臨的挑戰並根據需求審查和加強政府的支持措施,以及制定長遠戰略,讓企業和工友轉型,抓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