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間的兩年裡,41歲的鄺秀儀經歷了接二連三的打擊。先是母親因心力衰竭離世,父親被診斷鼻咽癌,不久後她自己也確診子宮頸癌第一期。為保住性命,秀儀決定切除子宮。
子宮頸癌康復者鄺秀儀說:「我是崩潰在診所裡面,我不知道怎麼做,因為我爸爸也是得第四期癌症我告訴醫生不管你怎麼做,挽救我的生命我只想活而已。」
配合子宮頸癌意識月,防癌協會在淡濱尼西民眾俱樂部舉辦的女性健康活動上,為符合條件的參與者免費提供試劑盒,並教導她們如何自行採集樣本。
女性可在私密環境中使用拭子採集陰道樣本,只需10到20秒就能完成。樣本隨後會被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測。對於檢測結果出現異常的女性,新加坡防癌協會會為她們進行更詳細的檢查與護理。
新加坡防癌協會集團臨床服務總監謝秉助醫生說:「這樣就不需要去到診所去做檢測,其實這兩個之間可比性是非常接近,準確性可以超過90%。」
自我採樣服務受惠者李潔瑩說:「協會將評估試點計劃的成效,並探討如何把這種自行採樣方式同現有的篩查策略結合,才擴大到更多診所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