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16日)愛好攝影的李顯龍又在社交媒體上發了新作品,分享了自己逛 Bidadari 公園的經歷,並介紹了這座公園的由來。
沒想到公園獨特的 「前世今生」 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圖源:李顯龍Facebook
國務資政在貼文里說,長周末去公園晃了晃,感覺超寧靜。並提及 Bidadari 在馬來語中意為 「天使之地」,早年是一片墓園。
圖示:李顯龍攝影
在2000年代初,新加坡為推進住宅開發,多個部門協作完成了墓地的遷址改造,這片13公頃的土地於是成為了城市綠洲。
圖示:李顯龍攝影
走進公園,最顯眼的Alkaff 湖不僅是景觀亮點,還兼具雨水滯留功能,能有效防範區域內澇,實用與美觀兼具。
圖示:李顯龍攝影
公園的設計靈感也別具一格——小熊維尼迷或許早已發現,它的靈感源自 「百畝森林」。
在貼文最後,李顯龍還邀請大家在六月一起到公園裡度過假期。
評論區也有不少人翻出老記憶:「以前的學校就在附近,從墓地到公園的的轉變真的難以置信。
「這片人工湖以前是墓地,現在變化太大了!」
「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早晚散步的地方,非常寧靜,完全沒有歷史背景帶來的怪異感,還有機會看到隨時出沒的松鼠!」
圖示:李顯龍攝影
漫步其間,仿佛踏入童話般的自然世界,居民可以在此享受 「城市中的自然」,擁抱積極生活方式。從墓園到充滿生機的公共空間,Bidadari 的蛻變展現了城市規劃的巧思。
圖示:李顯龍攝影
隨著六月假期臨近,如果你也想找個既能散步放鬆、又有故事感的地方,不妨來這裡逛逛。
Jarison丨編輯
HQ丨編審
Facebook丨來源
Facebook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