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人們濫用PMA,活躍通勤諮詢小組2023年12月14日提呈改善安全問題的建議報告。交通部去年接受了建議。(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政府希望能在今年底前,在國會通過相關法案,以在明年正式收緊電動行動輔助工具的使用條例。
這包括把行動輔助工具(Personal Mobility Aids,簡稱PMA),如電動行動輔助踏板車(mobility scooter,簡稱助行車)和電動輪椅等的時速限制,從目前的每小時10公里降至6公里;以及要求助行車用戶持有醫療證明。
為避免人們濫用PMA,新加坡活躍通勤諮詢小組2023年12月14日提呈改善安全問題的建議報告。交通部去年接受了建議。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周六(17日)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透露上述進展。
他說,過去幾個月,陸路交通管理局和衛生部積極探討,如何確保申請醫療證明的過程方便、快捷。例如,是否讓有需要者到綜合診療所、全科診所或向物理治療師等索取證明書。相關細節會在今年第三季公布。
「細節公布後,我們會有幾個月的寬限期,讓公眾做出所需安排。」
為避免人們濫用PMA,活躍通勤諮詢小組2023年12月14日提呈改善安全問題的建議報告。交通部去年接受了建議。
數據顯示,去年涉及活躍通勤工具並發生在住宅區內的火患,比前年多了25%,共計44起。
針對不幸受殃及的鄰居能否索償,馬炎慶說,按照法律,受害者有權向肇禍者索償。他因此呼籲屋主購買火險,除了保護自己,也在發生不幸事件時,不用因第三方索償而感到困擾。
他指出,陸交局曾研究過PMA中央充電設施的概念,但因為不實際而沒有落實。他提醒電動PMA使用者,只購買和使用經過認證且符合規格的工具,以及在為工具充電時要注意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