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7歲未成年女傭,26刀刺死僱主,竟然不是謀殺?!

11小时前

2025年5月14日

新加坡上訴庭作出裁決

一名緬甸女傭的謀殺罪名改為誤殺

撤銷了2023年作出的終身監禁原判

這一判決調整的關鍵

在於法庭認定案發時年僅17歲的她遭受了

"嚴重且突發挑釁",其情緒失控

符合理性人在類似情境下的反應

案件回溯

案件發生在2018年6月,當時身為外籍女傭的Zin Mar Nwe受僱照顧僱主70歲的岳母。據庭審資料顯示,當日因老婦威脅 "將她送回中介",觸發其長期積累的情緒崩潰。

圖源:檔案照

她用刀刺向受害者26次,隨後清洗兇器、整理行李後逃離,最終在中介處被捕。原審法院2023年以謀殺罪判處其終身監禁,理由是認為其行為具有明確攻擊性。

上訴改判核心

上訴庭首席大法官梅達順指出,需綜合考量被告的特殊處境:未成年、背負中介債務、面臨遣返導致的經濟與生存壓力。法庭接納辯方主張,認為老婦長期的打罵行為(包括身體傷害與言語威脅)構成持續性挑釁,而"遣返威脅" 成為最後導火索。正如高庭審訊法官馬年安所言:"這句威脅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若沒有這句話,被告不會動手。"

圖源:TODAY

新加坡《刑法》中的"誤殺罪"允許在證明存在嚴重挑釁時減輕罪責。法庭強調,判斷標準並非被告個人承受能力,而是 "相同處境下理性人是否可能失控"。考慮到Zin Mar Nwe案發時的年齡、社會經驗及經濟依附狀態,其反應被認定為符合這一客觀標準。

控辯交鋒

檢方在上訴中質疑被告可信度,指出其最初謊稱"兩名陌生男子行兇",且未在日記中記錄所謂虐待經歷。副檢察官古瑪里山認為,多次改口供削弱了其證詞真實性。

但上訴庭支持原審法官認定,指出被告在案發四天後即完整陳述衝突細節,且原審中未主動提出挑釁抗辯(直至上訴階段才明確主張),反而增強了供詞的自發性。

法庭特彆強調,儘管行兇手法"極其殘忍",但缺乏預謀證據—— 檢方亦承認難以證明殺人動機,進一步支持了"激情犯罪"而非蓄意謀殺的判斷。

刑罰將重新量刑

根據新加坡法律,誤殺罪最高可處終身監禁或20年有期徒刑(女性不適用鞭刑)。案件將擇日重新審理,由法庭結合被告當時的年齡、受虐背景及犯罪情節確定具體刑罰。

目前,案件相關人員身份及案發地點仍受法庭禁令保護,具體量刑結果將待後續庭審揭曉。


相关文章

  • 特價雞飯只須1新元9角 鄰里雞飯店日賣500盤
  • 泰國周增近3萬例,東南亞多國拉警報近1個月全球超1600人染疫死亡
  • 開工兩周每天加班到9點 女子想裸辭:我撐不住了!
  • 一款韓國西瓜味冰棒含未申報過敏原 食品局下令召回
  • 調查:本地35%求職者遭遇求職騙局
  • 男子臥屍小印度後巷 警方排除他殺嫌疑
  • 新加坡副總理:美國正退出全球領導的地位,我們必須團結起來
  • 「2025年世界最幸福城市」排名公布,新加坡排第3!
  • 「亞洲舞王」羅志祥來新加坡開演唱會了,下周開始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