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小學這樣做 妥妥地考入名校

2022-02-19

新加坡小學生生活,比之國內那是相當地快樂;比之國際學校那是十分地當地化。在學科方面,除了以下主科外(泛指正式考評的科目),還有CCA課程輔助活動、音樂、藝術、體育、公民教育等。

01 學什麼:

一至二年級主科目是母語(華文、馬來文、泰米爾文)、數學、英語;三至六年級主科目是母語、數學、英語、科學。

02 關於各年級學生家庭作業:

總體上每科家庭作業量在20-30分鐘。三年級開始增加科學課程,即使是小六學生,每天作業量最多不超過2小時。

03 關於考試: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無須參加考試與計分測驗;校方只須通過平時的課堂作業、活動和小測試等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中一學生也不必參加年中考試,年底考試則保留。

04 如何考入名校:相信堅持的力量

前幾天小女兒提到,她班同學和興趣班同學問她「如何在PSLE(小升初)中取得優異成績」時。她說:我保持了每天複習的好習慣,而且不偏科;在六年級時,遇到老師的一題多解時,很容易抓住適合自己的方法;即便疫情緣故而調整考試大綱,也能很快抓住重點。

兩個女兒小學階段都沒有課外補習,而是持之以恆地遵循預習、複習、探討的學習模式,在PSLE中取得比較不錯的成績,入讀心儀的中學:每天每科複習20-30分鐘,堅持了6年。

大女兒入讀萊佛士女校,小女兒入讀南洋女子中學。

05 我個人的觀點:

學習的過程是培養品質的最佳階段,成績只是品質體現的一方面。成長的過程就是點滴累積經歷的過程,事業成功、人生幸福就是成長體現的方面。

「學而時習之」同理到課外,如果孩子有N個課外班,但做不到鞏固環節,而是僅靠老師所交,其實學得越多,丟的也越多。當孩子選擇了一項課外項目時,就是默認了以上學習模式的延續(預習、複習、探討/提升),否則另可不選擇。比如:舞蹈課除了一周2次課外,還需要每天20分鐘的肌肉訓練和動作複習;一周一次的藝術畫畫課,每周還需要自己查閱相關的藝術資料或者作畫一幅......。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留學通關全攻略!2025最新入境指南,輕鬆搞定初到難題
  • 別花冤枉錢!2025新加坡國際學校入學攻略,低成本高回報留學就這麼辦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學歷與學術,申請材料,特殊專業
  • 新加坡低齡留學熱背後:「OWP倡議」打破家校邊界,家庭參與藏玄機
  • NUS理學院2026Fall提前批來襲!鎖位名額,快人一步
  • 2026年國際生直入新加坡小一報名,5月27日起提交意向書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填報步驟詳細匯總!一看就懂!
  • 新加坡四大名校教育特色大起底,國際生入學攻略來了
  • 7月1日新加坡小一註冊,快給小孩報名,EP子女怎麼讀公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