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走開、告訴可信賴的成人。位於芬維爾的職總優兒學府幼樂園,老師通過唱歌跳舞,教導幼兒園一年級學生在遇到狀況時,如何保護自己。
幼樂園把PAVE防止家庭暴力中心的自我保護行為資源教材納入課程,提早提升孩童的自我保護意識。
職總優兒學府幼教老師陳潔琪說:「我們在課程中向孩子講解五個方面,第一是好和不好的接觸,誰是他們可信賴的成人,還有他們身體哪個部位是私密的。」
自我保護行為資源配套中,也有提供讓公眾報讀的線上課程。課程自去年10月推出,截至4月底只有235人報讀。
另一邊新加坡兒童會則在為幼教老師進行幼兒預防性侵犯課程KidzLive。2017年開始的課程至今培訓了1186名幼教老師。
新加坡兒童會研究與倡導組組長林曉玲說:「這個課程主要是讓老師更深入地了解什麼是兒童性侵犯,然後我們要怎麼去預防,那我們在懷疑小朋友遭受性侵犯的時候,要怎麼樣去處理這樣的一些個案。」
受訪組織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的身體私密部位取小名,這樣孩子碰上不安全的狀況時,才能明確地告知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