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年第一季度的消費者信貸報告,35歲到39歲消費者的無抵押個人貸款漲幅最大,同去同期相比,平均貸款數額從6649元增加到9329元,增幅達四成,有更多人無法按期還款,拖欠貸款率環比高出三成。這個年齡層消費者的無抵押透支也提高5%,達到大約3700元。
奕豐環球市場投資諮詢總監曾威旗說:「物價都已經攀升了,可是我們每個人的消費行為還是一樣的,非常簡單的說就是以前你是很習慣地買一大包比較貴的米,現在還是買一樣的米,可以已經是貴了很多了。」
新加坡信貸輔導服務指出,過去兩年因為欠債前來求助的個案增加約兩成,主要原因是開銷過度,收入減低和家庭負擔太重。年輕消費者的過度消費包括到餐館用餐,旅行、購買奢侈品和裝修房子等。
新加坡信貸輔導服務總經理陳慧敏說:「因為年紀輕,對工作也就比較有信心,就是說保住工作,或者是丟了工作再找工作也比較快,也有可能他們就是對自己有機會加薪的可能性比較樂觀,有能力賺錢就比較願意,也比較敢花。」
第一季新申請的信貸主要是車貸和房貸,分別增加15%和8%。這個金融網站的財務顧問告訴本台,高額的房貸和車貸,加上孩子開銷讓年輕家庭承受重大的經濟壓力。專家建議消費者預備一筆可應急的存款,並優先還清高利息貸款。此外也必須調整生活習慣,比如自備飯盒上班,減少喝泡泡茶和多乘搭公共運輸等。
專家說電子銀行和一些網站讓申請個人無抵押貸款變得更容易,但這類貸款一般利息很高,申請前除了想是否需要這筆錢,更要考慮清楚有沒有能力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