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因商業競爭引發的暴力事件,讓鄰里商圈蒙上陰影。62 歲乾糧店助手陳來興,因疑嫉妒隔壁店家生意興隆,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衝進店鋪,對 63 歲少東揮拳暴打,導致受害者顱骨骨折、額頭留疤。
5 月 16 日,他因蓄意傷人致重傷罪,被判坐牢 21 周。這場血色衝突背後,折射出商圈惡性競爭的隱憂。
眾目睽睽下的兇殘襲擊
2022 年 8 月 27 日下午 4 時許,奎因街第 270 座商圈如往常般營業。受害人在自家謙源乾糧店招待顧客時,隔壁金馬海味補品店助手陳來興突然從背後沖至,抓住其右肩後連續揮拳擊打面部。
隨後,他更將受害人拖出店外繼續施暴,甚至在受害人年邁母親撲地勸阻、公眾上前干預時仍不肯停手。現場顧客驚恐躲閃,一片混亂。
重創與創傷: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劇痛
受害人被緊急送醫後診斷顯示,顱骨因骨折凹陷,蛛網膜下腔出血,額頭撕裂傷縫七針並永久留疤。
心理創傷更如影隨形:他從此不敢摘下帽子遮掩疤痕,夜夜噩夢重現被攻擊場景,甚至因恐懼不敢前往自家店鋪,僅在員工休假時才偶爾幫忙。
動機揭露:生意競爭下的惡意累積 受害人透露,因自家店鋪獲政府津貼、租金低,商品售價更具優勢,吸引大量顧客。隔壁店多次騷擾卻投訴無果,最終引發暴力衝突。「擔心母親安危,才不得不常來店裡。」
他的陳述道出事發深層原因 —— 商圈內長期積壓的競爭戾氣,最終演變為肢體衝突。
法律嚴懲與社會警示 法官在量刑時指出,被告在公共場所蓄意使用暴力,且針對年長受害人,行為惡劣。儘管被告認罪,但對受害者造成的身體損傷與心理陰影難以彌補。
此案為商圈從業者敲響警鐘:商業競爭應遵循法律與道德底線,任何暴力行徑都將付出沉重代價。
當 「同行是冤家」 的狹隘心態突破法治邊界,帶來的不僅是個人命運的轉折,更是對社區和諧的嚴重破壞。這起案件提醒我們,構建健康的商業生態,需要制度監管與從業者自律的雙重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