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惹蘭勿剎游泳中心驚現惡性非禮事件!25 歲印度籍遊客普拉門德因在泳池邊對 12 歲女孩實施摟抱、強拉進女廁及社交媒體騷擾,5 月 16 日被判坐牢三個月。這場針對未成年的蓄意侵犯,再次為公共場所安全敲響警鐘。
光天化日下的猖獗侵犯 3 月 31 日下午 5 時,12 歲女孩與家人在泳池游泳後,遭被告緊盯尾隨。當她走向女廁時,被告強行要求其關注 Instagram 帳號,遭拒後竟奪過手機擅自操作,並以左手摟抱其背部長達 5 秒,致女孩毛巾滑落、肩頸裸露部位被觸碰。
更令人髮指的是,被告試圖將女孩強拖進女廁,在她掙脫後仍不死心,多次召喚其進入男廁,並在長椅上等待要求 「見面」。
社交媒體成二次傷害工具 女孩向表親求助後,被告仍通過 Instagram 發送 13 條信息、兩次語音通話,內容包括 「等你」「我喜歡你」 等騷擾語句,甚至謊稱 「你哥哥在等」 試圖誘騙。女孩在女廁內目睹消息後驚恐萬分,最終在家人陪同下向救生員報警。
法庭嚴懲:外國遊客身份非免罪符 控方指出,被告作為外國遊客,在新加坡境內對未成年人實施嚴重侵犯,犯罪地點為公共泳池,情節惡劣且對受害者身心造成極大傷害。
儘管被告以 「母親患癌需照顧」 求情,法官仍強調:「任何針對兒童的暴力行為都必須嚴厲制裁,國籍與家庭因素不能成為減輕罪責的理由。」 最終以非禮罪和刑事擅闖罪合併判處三個月監禁。
社會反思:如何守護公共場所的 「隱形角落」 案件曝光後,公眾對泳池等公共場所的安全管理提出質疑。家長呼籲加強救生員巡邏頻次,增設監控設備,並對未成年人進行防性侵應急教育。
法律界人士則提醒,根據新加坡《兒童與青少年法令》,對 14 歲以下兒童實施非禮最高可判五年監禁,本案判決彰顯了法律對侵害未成年人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這場發生在陽光下的罪惡,終究沒能逃脫法律的嚴懲。但留給社會的思考是:當公共場所的 「隱形危險」 難以根除時,唯有通過制度完善、教育普及與司法重典,才能為孩子們築起真正的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