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亨利諮詢發布的《全球私人財富遷移報告》:
擁有百萬美元資產以上的人群,數量最多的前3名為:阿聯,美國,新加坡。另外,2024年百萬美元資產以上者,中國有1.52萬人出走他國。
全球資產規劃,他們更在意的是什麼?
一、亨利諮詢發布
《2024全球私人財富遷移報告》
1、百萬美元資產,中國有15200人出走
根據亨利諮詢(Henley & Partners) 新發布的《2024年亨利私人財富遷徙報告》:
中國繼續成為全球百萬富翁流失最多的國家,2024年約有15200名高凈值人士移民。
因零所得稅、黃金簽證、奢華生活方式和戰略位置,阿聯成為全球百萬富翁移民群體的首選國家。
報告中指出,「阿聯財富管理生態系統的演變和發展是前所未有的。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阿聯推出了一套強有力的監管框架,為財富人士提供了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以保護、保留和增值他們的財富。」
百萬資產富豪出走,全球最多的前10名的國家或地區為:
中國:-15200人;
英國:-9300人;
印度:-4300人;
韓國:-1200人;
俄羅斯:-1000人;
巴西:-800人;
南非:-600人;
中國台灣:-400人;
奈及利亞:-300人;
越南:-300人。
*資料來源於Henley & Partners
2、為什麼百萬富豪組團出走他國?
為什麼富豪都喜歡組團出走?難道他們不想留下來嗎?
富豪們出走的決心,都是有共性的。比如:財務投資、工作商業機會、安全保障、教育、生活水平等。
富豪移民,往往比普通人有著更深的考量。以新加坡為例,有的東西富豪們用錢買不到,但移民卻能輕易實現。
新加坡的吸引力是有目共睹的:地理位置優勢,精通英文中文的人才儲備,法治制度完善,尊重智慧財產權,社會清廉高效,城市整潔安全,尊重市場經濟,全球已開發國家裡較低的稅收政策。
*資料來源於Henley & Partners
3、百萬美元資產以上最多的10個國家
報告分析個人財富的遷移並非只為追求物質生活的提升,其背後的動機往往有更深層的原因,涉及社會穩定、政策環境、個人生活的需求等因素。這種財富遷移呈現的是全球經濟、社會以及價值觀的巨變和碰撞。
《2024年亨利私人財富遷徙報告》指出,凈資產超過 100萬美元的富豪,移民目的地前10名為:
阿聯:+6700人;
美國:+3800人;
新加坡:+3500人;
加拿大:+3200人;
澳大利亞:+2500人;
義大利:+2200人;
瑞士:+1500人;
希臘:+1200人;
葡萄牙:+800人;
日本:+400人。
*資料來源於Henley & Partners
二、憑什麼!
百萬富豪更青睞新加坡?
1、資產全球化配置
富人們深知,財富保值增值的關鍵在於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新加坡作為與紐約、倫敦、香港齊名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國內生產總值(GDP)持續領先。
其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包括科技、金融、製造業等領域,為富豪們提供了豐富的投資和商業機會。強大的經濟實力也意味著更穩定的市場環境和更多的財富增值可能,吸引著富豪們將資產轉移至此,以尋求更大的經濟回報。
此外,新加坡與多個國家簽訂了稅收協定,為富人提供了稅務規劃的便利,有效減輕稅負。
2、實現身份自由
根據亨利護照官網公布的最新數據,新加坡護照,免簽全球193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第一!可以輕鬆實現全球通。
一般而言,富豪們的事業會遍布海內外,為了方便管理,拓展海外業務,出行自由就顯得尤為重要。
*資料來源於Henley & Partners
3、頂尖教育資源
對於父母來說,教育是永恆的話題,富豪往往更注重後代的培養。
新加坡名校林立,從幼兒到中小學,再到大學,擁有眾多世界一流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移民新加坡,不僅意味著子女可以接受更優質的教育,還意味著他們能夠拓展國際視野,為未來的人生道路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張柏芝的兒子在新加坡讀書,王思聰曾在Swiss Cottage小學讀書,美國金融大鱷羅傑斯的兩個女兒分別在南洋小學、南洋女子中學讀書……
4、多元融合,共生共贏
「我們必須以開放的胸襟,看待新移民帶來的多元面貌,如果在學校,在工作場所,能把多元關係處理好,有助於我們開闊視野,促進思想交流。」——《李光耀觀天下》
新加坡一直保持著一定開放態度。比如新加坡長期強調「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鼓勵學生從小學習多語種、了解國際事務。
圖/來源於新華網
三、新加坡的三板斧
投資、高效、開放
新加坡以彈丸之地(面積僅為香港地區的 66%),贏得了世界級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最關鍵的三板斧就是:投資、高效、開放。
1、出海投資
當下,出海仍是熱門話題。但在50多年前,新加坡就開始布局全球。1965年獨立之後,李光耀清楚新加坡的局限性,就積極推行對外開放戰略,李光耀多次強調,新加坡人必須到海外投資,創造海外經濟的基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新加坡政府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資機構之一。
新加坡政府旗下有兩家投資巨頭: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簡稱GIC)、淡馬錫。
由於GIC並未發布公開財報,但根據新加坡議會及各種信息綜合評估,它管理的總資產為5.0~5.7萬億人民幣左右。投資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包括上市及未上市公司,超過2000多家。
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Temasek),由新加坡財政部100%控股,按市值計算,截至2024年3月31日,淡馬錫的投資組合凈值為2.3萬億人民幣。淡馬錫持有中國工商銀行H股的8.07%、中國建設銀行H股的7.44%。
圖/來源於新華網
2、實用主義
新加坡和其領導人,歷來以實用主義為原則,注重高效運作。既避免了低效的西方民主的拉扯,又避免了無效的政治教條和內耗。
在新加坡,不管是戶外,還是室內,除了競選等特殊時期,看不到領導人的口號標語和大頭像,他們內心清楚,最實在的就是發展。發展就是一切。
3、放權管理
放權是開放的核心標誌之一。在新加坡,不管企業、政府均是如此。新加坡的淡馬錫、新加坡航空等國有企業,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公司之一。
他們成功的關鍵在於「政治隔離」 ,政府只是作為風險投資人的角色,只出資,有控制權,但不干預管理。
4、吸納人才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在新加坡建國之初,李光耀一方面嚴厲打擊腐敗,一方面鼓勵公職人員和企業家交朋友,建立現代化的商業意識,邀請企業家出任政府官員。
李光耀邀請企業家出任政府官員:商人林金山擔任了政府住建局主席、財政部長等要職,是公認的傑出領導人之一。現任新加坡交易所董事局主席的許文輝,之前就在美國惠普擔任高管。
圖/來源於pexels
當今社會,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富人,配置一個第二身份,給家人多一分保障,已經成為集體的共識。
註:參考資料來源於亨利Henley & Partners,《2024年亨利私人財富遷徙報告》,虎嗅,Temasek,新華網,綜合公開新聞報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