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记者假装残障卖纸巾 行乞两小时赚约50元

2022-02-19     月泓     19059

马国记者假装残障卖纸巾 行乞两小时赚约50元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一名记者假装残障人士,在吉隆坡街头兜售纸巾行乞,短短两小时就赚到147令吉(约47新元),估计一个月可赚到1万5000令吉(约4800新元)。

作为马新社对巴生谷乞讨活动进行分析的一部分,这名记者化名为“西蒂”,身穿破烂上衣,整套衣服和鞋子也洒上鞋油,将装有纸巾的小篮子吊在颈部,拄著无绳吸尘器支架充当的“拐杖”,一来博取公众同情,二来若遇到不利情况可以防身。

没遇到其他乞丐骚扰 “西蒂”还自称是来自马来半岛北部的贫苦妇女,上周六(12日)上午11点半到下午1点半在吉隆坡的旅游景点武吉免登兜售成本9令吉(约2.9新元)的纸巾。

记者上街行乞的同时,马新社执行主编和摄影主任在远处陪同,摄影师则装扮成公众。

这次活动获得武吉阿曼刑事调查局反贩卖人口的配合。

结果记者在两个小时内赚到了147令吉,并未遭到其他乞丐骚扰,也没被可能是乞丐集团的成员“训斥”,借此否定了行乞是由集团策划和指控的怀疑。这笔款项将捐赠给回教堂和祈祷室。

根据推算,若每天兜售长达12小时,相信可以赚到700令吉(约225新元),这意味着一个月就有1万5000令吉,比在工厂和快餐店的蓝领工人的工资更丰厚。包括这名记者在内,在办公室工作的上班族也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马国记者假装残障卖纸巾 行乞两小时赚约50元 图:马新社

行乞有趣会上瘾? 记者发现,行乞时要使用一些招数和技巧才能唤起公众的同情心。

一开始,她只是站起来但效果不佳,于是改变策略,靠近路人再坐下并露出“受伤”的脚,但也不太有效,只获得5令吉(约1.6新元)。

她下来转移到著名快餐店前,选择拖着脚走近人群兜售纸巾,这成功引起了注意。

当遇到不买账的公众,记者就表现得很失望,结果有人心软回头掏出数张1令吉(约0.3新元)。

原本乞讨活动计划持续一小时,但记者过于专注以获得更多利润,完全不知道已经超时。

报道称,赚钱容易的兴奋感让记者想在“西蒂”这个角色中待更久。这项乞讨活动会让人上瘾,正如马新社早前报道,乞讨有可能使人感受到乞讨的乐趣,也可能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