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記者假裝殘障賣紙巾 行乞兩小時賺約50元

2022-02-19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一名記者假裝殘障人士,在吉隆坡街頭兜售紙巾行乞,短短兩小時就賺到147令吉(約47新元),估計一個月可賺到1萬5000令吉(約4800新元)。

作為馬新社對巴生谷乞討活動進行分析的一部分,這名記者化名為「西蒂」,身穿破爛上衣,整套衣服和鞋子也灑上鞋油,將裝有紙巾的小籃子吊在頸部,拄著無繩吸塵器支架充當的「拐杖」,一來博取公眾同情,二來若遇到不利情況可以防身。

沒遇到其他乞丐騷擾 「西蒂」還自稱是來自馬來半島北部的貧苦婦女,上周六(12日)上午11點半到下午1點半在吉隆坡的旅遊景點武吉免登兜售成本9令吉(約2.9新元)的紙巾。

記者上街行乞的同時,馬新社執行主編和攝影主任在遠處陪同,攝影師則裝扮成公眾。

這次活動獲得武吉阿曼刑事調查局反販賣人口的配合。

結果記者在兩個小時內賺到了147令吉,並未遭到其他乞丐騷擾,也沒被可能是乞丐集團的成員「訓斥」,藉此否定了行乞是由集團策劃和指控的懷疑。這筆款項將捐贈給回教堂和祈禱室。

根據推算,若每天兜售長達12小時,相信可以賺到700令吉(約225新元),這意味著一個月就有1萬5000令吉,比在工廠和快餐店的藍領工人的工資更豐厚。包括這名記者在內,在辦公室工作的上班族也不可能賺到這麼多錢。

圖:馬新社

行乞有趣會上癮? 記者發現,行乞時要使用一些招數和技巧才能喚起公眾的同情心。

一開始,她只是站起來但效果不佳,於是改變策略,靠近路人再坐下並露出「受傷」的腳,但也不太有效,只獲得5令吉(約1.6新元)。

她下來轉移到著名快餐店前,選擇拖著腳走近人群兜售紙巾,這成功引起了注意。

當遇到不買帳的公眾,記者就表現得很失望,結果有人心軟回頭掏出數張1令吉(約0.3新元)。

原本乞討活動計劃持續一小時,但記者過於專注以獲得更多利潤,完全不知道已經超時。

報道稱,賺錢容易的興奮感讓記者想在「西蒂」這個角色中待更久。這項乞討活動會讓人上癮,正如馬新社早前報道,乞討有可能使人感受到乞討的樂趣,也可能會上癮。


相关文章

  • 2050年印度料三分之一人口超重 專家警告肥胖症將成為公共衛生危機
  • 躍下馬路遭撞飛卷車底 中國男子怡保玩滑板釀禍
  • 馬國男子用小型車搬家 滿車家當半路散滿地
  • 小馬可斯要求所有內閣部長辭職 好讓他進行大膽調整
  • 校園內下藥性侵殺害15歲少女 金邊三青少年被法辦
  • 未吹氣氣球卡呼吸道 馬國七歲男童險喪命
  • 擬封鎖通訊應用Telegram 越南政府:未配合打擊犯罪行為
  • 中國男子被掩埋柬埔寨叢林 警捕兩嫌疑人
  • 青少年飆蚊型腳踏車 涉宣傳非法比賽馬警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