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非選區議員的劉宇揚(右)有法律背景,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蔣佩姍則是前外交官,目前在一家慈善機構任職。 (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2訊)2025年全國大選後,代表工人黨的劉宇揚和蔣佩姍,受委為第15屆國會的非選區議員。
《聯合早報》報道,選舉官韓國元前日下午,在電子版政府憲報中宣布劉宇揚和蔣佩姍出任非選區議員的消息。
工人黨同日答覆媒體詢問時確認兩人出任非選區議員。
劉宇揚(34歲)本屆大選代表工人黨競逐惹蘭加由單選區議席,雖然最終以48.53%得票率、809張選票的微弱落差,負於代表人民行動黨上陣的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志明,卻是得票率最高的落選者。
蔣佩姍(33歲)則是工人黨在淡濱尼集選區的競選團隊成員,幫助工人黨在這個5人集選區的四角戰中,奪下47.37%選票,在落選者當中得票率居次。
劉宇揚過後在社交媒體發文向新加坡人承諾,將利用國會的平台繼續倡導一個更平衡且多元的政治體系。他期待與蔣佩姍一同為重要的國家對話帶來新的視角。
「我們希望搭建橋樑,為影響所有新加坡人的政策討論做出建設性的貢獻。」
他也向惹蘭加由區居民承諾,他與團隊很快會回到基層服務。他說,受委為非選區議員的機會也歸功於為競選活動付出時間和努力的義工,他們對更平衡的政治環境的信念使這一切成為可能。
劉宇揚說,他將繼續與工人黨議員一起提出尖銳問題,確保領導人負起責任。
「但一如既往,我們始終以新加坡人的身份為先,致力於在關鍵時期,與執政黨協作,建設一個有利於國人的新加坡。」
劉宇揚(右)承諾將利用國會的平台繼續倡導一個更平衡且多元的政治體系,並期待與蔣佩姍一同為重要的國家對話帶來新的視角。 (取自早報網)
雙語能力強的蔣佩姍(33歲)在社交媒體以中英文發文。
「非選區議員的旅程不只屬於我,這是我們共同的旅程。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繼續聆聽大家的心聲與建議,成為你們在國會裡的聲音,並與你們攜手共建一個更公平、更具包容性的新加坡。」
她也感謝多年來在淡濱尼默默耕耘的工人黨義工團隊,以及淡濱尼區居民,是他們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新加坡非選區議員制度保障國會有至少12個議席保留給在野黨。如果當選的在野黨議員不足12人,餘下議席可由大選中得票率最高的落選者補上。
工人黨在2025年大選奪下10個議席,因此新加坡國會尚有兩個非選區議席待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