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節頒獎典禮於德國時間星期二(20日)傍晚舉行。當中,《空中訪民情》第六集,在娛樂課題類別訪談節目中,獲得金獎;星期二特寫《我行我路》第四集《小個子 大視界》,在包容與多樣課題類別紀錄片中,拿下金獎;星期二特寫《奇妙的雙手》第三集《撿骨師》,在倫理與宗教課題類別紀錄片中,摘下銀獎;星期二特寫《大士變幻時》在雜誌類別紀錄片中,獲得銀獎;《前線開講》在娛樂課題類別訪談節目中,拿下銀獎。
除了時事節目,華語電視連續劇《不可饒恕的罪惡》也在娛樂課題類別動作、冒險和驚悚中,摘下銀獎。
新加坡紀錄片在國際舞台上獲肯定負責《星期二特寫:奇妙的雙手》的監製吳多煬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能夠在世界媒體節這個具有權威性的國際賽事上得獎,讓他感到無比開心與感激。
「這個獎項對我們而言是鼓勵也是肯定,證明新加坡的紀錄片能夠在國際舞台上被看見,並且獲得評審的青睞。它不僅是對團隊製作水平的認可,更象徵著我們在紀錄片創作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里程碑。」
他解釋,這集作品探討土地、生命、宗教與人之間的深刻聯結。編導希望透過這部作品,讓觀眾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同時緬懷已故親人。「因為他們曾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溫暖與陪伴。」
受訪者分享自身經歷傳遞建設更具包容性社會的意義洪麗嬌是《星期二特寫:我行我路》的主編,也是《星期二特寫:大士變幻時》的編導。
她對評審團給予節目的認可深表感激,同時感謝製作團隊的辛勤付出,以及受訪者願意在節目中分享自身的故事與經歷。
其中,《我行我路》系列之「小個子 大視界」講述兩名患有軟骨發育不全症者因外貌而面對的歧視與內心掙扎的故事。
「節目道出他們如何勇敢擺脫社會偏見、堅定走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次在《包容性與多樣課題》類別得獎,透過受訪者的親身經歷分享,我們希望傳遞出建設更具包容性社會的深刻意義。」
《大士變幻時》 讓觀眾了解大士的變遷洪麗嬌解釋,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大士是一個遙遠的工業區。「如果不是為了工作,很少人會踏足大士。因此,我們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為觀眾呈現大士這些年來的變遷,並展現這片土地上鮮為人知的景象和故事。」
她表示,這三集紀錄片歷時半年多製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獲取拍攝批准。由於許多取景地點屬於限制區域,無法隨意進入,所幸團隊最終取得批准,得以進入這些禁區完成拍攝任務。
運動員的努力與掙扎往往不為人所知《前線開講:新加坡運動員能賺到錢嗎?》是在去年奧運會前夕製作的。
編導楊傑喻受訪時說,儘管大眾普遍關注比賽成績,但鮮少有人真正了解運動員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經歷的掙扎。
「甚至常有人批評他們的成績只是『縣花一現』。我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觀眾更深入認識本地運動員,同時關注他們的長期發展。」
談及製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楊傑喻指出,由於許多運動員正忙於備戰奧運,協調訪談時間相當不易。因此,他非常感激前奧運游泳國手陶李及前籃球國手兼藝人陳錦宏願意抽空參與,並在節目中真誠分享自身的經歷與「血淚史」,讓節目的內容更具溫度與深度。
副總理顏金勇在《空中訪民情》展現『文武雙全』一面《空中訪民情》通過輕鬆對談的方式,挖掘我國部長鮮為人知的一面。獲獎的是最後一集,嘉賓為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
監製陸彩萍說:「能文也能武的副總理顏金勇,不論是寫書法或打保齡球,都能從中體會到人生哲理。」
製作過程中難免遇到挑戰。除了感謝製作團隊的辛勤付出,陸彩萍也讚賞大家在面對困難時,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展現了團隊的專業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