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这些街头理发师也称为“五脚基”理发师,在惹兰苏丹、武吉士、牛车水等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仅剩五六人坚守老手艺
历经时代变迁,后巷理发已成为“夕阳工业”。
陈文棋受访时曾透露,他最初在“后巷理发街”工作时,街上有六七名理发师。但他们因年事已高或离世或退休,后来就剩他一人独守空巷。
本地虽没有任何针对街头理发师的正式统计,但国家文物局在2012年提供的数据显示,那一年,本地只剩约五名街头理发师。
陈文棋曾说“会做到不能做为止”,如今因无人继承手艺,抵挡不了岁月流逝,只好退休。(海峡时报)
10年过去了,按照推算,陈文棋或许已是本地仅存的后巷理发师。他两年前受访时曾坦言:
“有想过退休,但我还能走能动,会做到我不能做为止。”
理发师用了大半辈子守护的独门手艺,找不到接班人,更抵挡不了岁月流逝,只好放下“剃刀”。
陈文棋正式“收山”后,本地的后巷理发景象,此后只能在照片里重温。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