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5全国大选落幕至今已过了两星期。
过去两届大选(2015年和2020年),新内阁的组成分别在大选结束后的第17天和第14天宣布。可以合理推测,黄循财总理应该会在这星期宣布他的新内阁阵容。
本地主流媒体这段时间采访不少学者和政治观察家,大家纷纷给出预测。
在一片众说纷纭中,不妨先了解新加坡政府组建内阁时,一般会遵循哪些“不明文规定”和“传统做法”,有没有一些外在因素可能左右某些职位的人选?
两张照片
竞选期间有两张全体照曾引发大家对内阁人选的猜测。
一张是4月28日,人民行动党在大华银行大厦前的广场举行浮尔顿午间群众大会时的全体照。
在浮尔顿午间群众大会结束前,黄循财总理(左六)、国务资政李显龙(左五)、教育部长陈振声(右七)和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左四)带领行动党本届大选新人何礼娜(左起)、杰格、梁振伟、吴函燕、赛义德哈伦、王诗佳、许德财、陈诗韵和黄士轩高喊口号,为选举造势。(联合早报)
另一张是5月4日凌晨3点,人民行动党在大选成绩出炉后不久召开的记者会全体照。
人民行动党在大选成绩出炉后,于5月4日凌晨3点召开记者会,由秘书长黄循财(左五)主持。列席的有组织秘书傅海燕(左起)、财政尚穆根、助理秘书长李智陞、前主席颜金勇、助理秘书长陈振声、副主席马善高、助理财政王乙康,以及在本届大选中领军阿裕尼集选区参选团队的陈惠意。(联合早报)
在这两张照片中都有出现的“重量级”人物,就只有教育部长陈振声一人。因此坊间多人猜测,王瑞杰卸任后腾出来的副总理位置,应该会由陈振声补上。
也有多人猜测,出现在记者会上的第四代领导人,应该会在新内阁担任重要职务。
不过黄循财总理却在记者会上说:
“为什么每次都是问同样的问题呢?……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扮演不同角色。我找不同人和我一起开记者会,但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很重要,当我们所有人在一起时,就能取长补短……整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努力的总和。”
总理说了很多却什么也没说,所以坊间依旧继续猜猜猜。
现有内阁架构
在2025年大选前,新加坡的内阁架构如下:
总理:一人
国务资政:两人(一人卸任)
副总理:两人(一人卸任)
部长:17人(两人卸任,不同部门可由同一人兼任)
黄循财总理若在新内阁保留相同架构,就得填补以上四个空缺。
新内阁是否会有两位副总理?
时任总理李显龙2004年就任时,委任陈庆炎和贾古玛两位老将为副总理,然后逐步换下,2005年委任黄根成取代陈庆炎,2009年委任张志贤取代贾古玛。
黄循财去年就任总理时,委任王瑞杰和颜金勇两名资深阁员担任副总理,与李显龙2004年的调度几乎如出一辙。
设计对白:“我们说好了送上马,扶一程啊......”(联合早报)
当然,两名副总理不是硬性规定。打个比方来说,新加坡内阁在2019年至2022年间的一段时间内,只有王瑞杰一位副总理。
但黄循财若想委任另一名副总理分担“攻坚队长”颜金勇和自己的工作,接受媒体访问的学者普遍较看好教育部长陈振声(54岁)和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47岁)。
两人除了都是人民行动党的助理秘书长,当年在李显龙宣布即将卸任总理的时候,也曾与卫生部长王乙康、王瑞杰和黄循财同列为下一任总理的热门人选。
国务资政呢?
现任内阁只有李显龙一名国务资政,新内阁会有另一位国务资政吗?
2015年的总理和两名副总理,到了2025年都担任过或仍担任国务资政。(海峡时报)
必须指出的是,历任国务资政,都担任过总理或副总理。
如果依循这个先例,现任内阁成员当中,唯一可能在新内阁转任国务资政的,只有副总理颜金勇。
但颜金勇担任副总理至今不过一年的时间,还负责领导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Economic Resilience Taskforce),帮助企业和员工加强韧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世界经济环境,短期内未必会“上神台”,成为国务资政。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