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耶魯-國大學院圖書館的書籍處理風波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原本計劃回收的9,000本書中,500本已被丟棄,而剩餘的8,500本在校友和公眾的強烈反對下,將通過書展重新分配。
這一事件不僅暴露了圖書館管理流程的漏洞,也引發了對知識資源處理方式的深刻反思。它讓我們再次審視:如何在優化資源的同時,更好地尊重和傳承知識價值?
事件回顧:從回收到書展贈送
5月20日,耶魯-國大學院圖書館計劃回收9,000本重複或「使用率低」的書籍。然而,當回收公司員工將書籍裝上卡車的照片和視頻在網上流傳後,引發了校友和公眾的尖銳批評
許多人認為這種處理方式是對知識資源的浪費,甚至感到痛苦。隨後,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館長Natalie Pang宣布,剩餘的8,500本書將通過書展贈送,而不是被丟棄。
5月20日,一家回收公司將書籍裝上卡車的照片和視頻
在社交媒體上被廣泛傳播,引發了校友們的批評
來源:ST READER
圖書館館長的回應與改進措施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務長Aaron Thean表示,大學收藏了約400萬冊書籍,任何書籍的丟失都是令人心碎的。她強調,這些書籍對大學意義重大,並承諾將在書展上為這些書找到新的所有者。
Natalie Pang館長透露,5月和6月將舉辦兩場書展。
第一場活動將於5月28日至6月9日下午5點至晚上8點在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舉行,僅對校友及其家人開放
第二場活動將於6月14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央圖書館舉行,向公眾開放。
此外,Natalie Pang館長還介紹了新的書籍超額處理流程。未來,新加坡國立大學將首先向教職員工提供多餘的書籍,嘗試將其重新安置在圖書館中或提供給其他學術機構。
如果這些方法仍無法妥善安置書籍,大學將與二手書店如Thryft合作,進一步拓展書籍的流通渠道,確保這些書籍能夠繼續發揮其價值,延長其使用壽命。
她表示:「我們沒有意識到學生們對這些書籍的興趣,也沒有做出足夠的安排,讓學生有機會擁有這些書。」因此,大學為這一「操作失誤」向學生和公眾道歉,並承諾將改進流程。
5 月和 6 月將舉辦兩場書展,以幫助這些書籍找到新家
來源:聯合早報
校友的質疑與討論
儘管新加坡國立大學採取了補救措施,但校友們對這一事件的處理方式仍表示不滿。
校友Simran Kaur指出,這一事件是一次「可以預防的官僚主義失敗」,反映出學生的聲音和機構記憶被忽視。
她認為,一個用心建立的圖書館不應在 「缺乏透明度、想像力和關懷的情況下」 被拆解,書籍也不應被視為雜物,而應被視為知識與歷史的載體。
另一位校友Jolene Lum表示,這一事件加劇了校友們對新加坡國立大學處理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關閉事件的長期失望。
她質疑大學聲稱書籍的RFID標籤不構成安全風險的說法,並指出工作人員阻止學生將哪怕幾本書帶回家,這反映出對公共資源和知識價值的漠視。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館長 Natalie Pang 表示,該學院圖書館
45,000 本書總數中有 9,000 本是重複的或「使用率低」
來源:聯合早報
反思:知識資源的珍視與傳承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的書籍處理事件提醒我們,知識資源的管理和處置需要更加謹慎和透明。
書籍不僅是知識的載體,也是文化和歷史的傳承者。大學作為知識的殿堂,更應重視每一本書的價值,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導致知識資源的浪費。
根據新流程,新加坡國立大學將更廣泛地
與教師和其他學術圖書館聯繫
來源:聯合早報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此次事件後採取的改進措施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未來應建立更加完善的流程,確保書籍的處理能夠充分考慮各方利益,尤其是學生和校友的需求。
同時,大學也應加強與社區的溝通,讓知識資源能夠流向真正需要它們的地方,從而實現知識的最大化利用和傳承。
希望此次事件能成為一次深刻的教訓,促使更多機構在處理知識資源時更加審慎和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