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港组屋区惊现 “代步工具惊魂”!
21 日上午 11 时许,71 岁清洁工在人行道工作时,因躲避后方疾驰而来的送餐员骑行的个人代步工具(PMD),不慎跌倒撞上路肩,眉头缝八针。
家属控诉涉事骑士未停车施救,引发公众对人行道交通安全的强烈关注。
惊魂瞬间:响铃惊吓与速度盲区 据伤者儿子林先生描述,事发时父亲正在后港 61 街第 106 座组屋前清扫,一名送餐员骑着 PMD 从后方突然响铃,以较快速度逼近。
七旬老人因惊吓慌乱躲闪,脚底打滑摔倒,头部撞击路肩导致血流不止。
现场照片显示,老人右眼上方伤口明显,鼻子擦伤,经诊所治疗后缝合八针,目前因惊吓卧床休养。
争议焦点:骑士的 “速度” 与 “温度” 缺失 令人寒心的是,涉事送餐员未停车查看伤者状况便离开现场。“哪怕只是确认伤势,也能让老人感到一丝安慰。” 林先生气愤地说。
尽管有路人协助救助,但骑士的冷漠态度引发舆论批评。
记者实地观察发现,事发路段毗邻巴士站、小贩中心,人流密集,但一小时内仍有多名脚踏车及 PMD 骑士以较快速度穿行人行道,部分仅以闪灯代替减速,安全隐患显著。
安全隐忧:人行道上的 “速度竞赛” 新加坡对人行道骑行有明确规范:脚踏车需限速 10 公里 / 小时,PMD 则禁止在多数人行道行驶。然而,此次事件暴露执法与合规漏洞。
林先生透露,附近曾有稽查人员巡查,但近期未见踪影。
数据显示,2023 年新加坡因代步工具引发的行人受伤案件超 500 起,老年人因反应迟缓成为高危群体。
社会呼吁:从 “效率优先” 到 “生命至上” 事件引发公众对送餐行业安全管理的讨论。有网友指出,平台对配送时效的严苛要求可能导致骑士忽视安全,但法律界强调:“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漠视他人生命的借口。”
警方表示将调查涉事骑士是否违反交通法规,若证实未履行救助义务,最高可罚款 1000 新元或监禁三个月。
正如林先生所言:“人行道本应是安全的步行空间,不应成为‘速度竞技场’。”
这场因 “响铃惊吓” 引发的悲剧,为所有道路使用者敲响警钟 —— 在追求效率的同时,莫让 “快节奏” 碾碎了社会应有的温度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