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且強制現有外國留學生轉學,否則面臨居留身份被取消的危險
·受影響的國際留學生中包括新加坡籍
特朗普在5月22日突然宣布,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
而且強制現有的國際學生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留在美國的身份!
圖源:早報
國土安全部長諾姆給哈佛發布了一封正式通知此事的信函:
圖源:網絡
信中這樣寫道: 「正如我在四月的信中向您解釋的那樣,招收外國學生是一項特權,僱傭外國人也是一項特權。所有大學必須遵守國土安全部的要求,包括根據學生以及交流訪問學者項目的規定提交報告以維持這一特權。「
「由於您多次拒絕遵守國土安全部提供相關信息的要求,*******,您已失去這一特權。」
「這一撤銷意味著,哈佛大學在2025-2026學年禁止任何持有F類或J類非移民身份的外國人入學。」
「撤銷還意味著,現有的F類或J類非移民身份的外國人必須轉學至其他大學才能維持其非移民身份!」
圖源:法新社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 根據這封信件,對哈佛大學以及相關學生的影響如下:
1、不能再招收新的外國留學生,也終止了外國學者訪問哈佛大學進行交流的權限。
2、對於現有的留學生,勒令限時轉學
國土安全部部長還發出了最後通牒:哈佛大學如果想要重新獲得這些「特權」,就必須在72小時內提供其掌握的有關過去五年來該校外國學生涉嫌「非法」活動的一系列信息!
簡單的來說,就是特朗普對哈佛大學的態度不滿,認為他們沒有配合國土安全局完成檢舉揭發、肅清等要求,所以現在直接給予懲罰!
圖源:ic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多項與教育相關的行政命令
哈佛大學一項遵循「One Harvard, One World」的宗旨,強調將全球視為一個整體,強調哈佛大學的全球視野,因此對美國的這種做法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哈佛大學發言人在接受採訪時回應:「政府這一決定是非法的!我們致力於保持哈佛大學接待國際學生和學者的能力,他們來自140多個國家,為哈佛大學乃至整個國家都帶來了巨大的貢獻。」
美國留學界變天了!
此次禁令影響很大,幾乎被看做美國留學界變天的前兆: 有了第一所學校被禁止招收國際生,難道就不會有第二所,第三所嗎?
1)牽涉留學生數量龐大
哈佛大學現在一共有6800名在校國際學生,約占哈佛大學學生總數的27%!而目前在哈佛大學的交換學者是4000多名。
一共直接影響到了一萬多名學生與學者。
由於哈佛大學本期畢業典禮在5月29日,暫時不確定這一規定是否會影響到這一屆的畢業生。
圖源:海峽時報
根據2022年的數據統計:中國學生為哈佛最大的國際學生群體,共有1016名學生;其他國際學生來自加拿大、印度、韓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日本等國家。
其中,其實本科生源主要來自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中國本科人數相對較少,2022年學年中來自中國的本科生僅為41名,主要集中在研究生。
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根據之前的案例,這種被取消了SEVP的認證後,國土安全部一般會給這些學校的國際生1-2個月的轉學緩衝期。
這意味著如果真的進入撤銷程序,那麼這些留學生必須要在1-2個月內找到願意接收轉學的學校,而且還要確保他們的學分可以轉移,並與之前的專業匹配。
圖源:MINT
而這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頂級大學的招生名額本來就有限制,更何況是哈佛大學這樣頂尖的學府,不少學生將面臨著選擇排名更低、專業排名更靠後的學校,影響未來的職業競爭力。
2)對留學經濟造成打擊
哈佛大學2025學年6800多的國際學生,每年平均支出達約8.7萬美元(包括學費和食宿),僅僅一所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每年就為美國經濟注入5.9億美元的消費貢獻。
而擴展到全美,2024年國際國際學生總數超 120 萬人,貢獻規模保守估計超 500 億美元!
這一群體還支撐了35萬個直接就業崗位(比如高校行政、校園服務等),還通過消費帶動周邊的餐飲、零售、房地產等行業的發展。
可以說,這波特朗普政府摧毀的的不僅是一個知名的高等學府的國際名譽、學術實力,更是架設在這一生態上的多重經濟體。
3)影響波及到全美留學教育界
哈佛大學的案例並非孤例。2025 年 3 月以來,已有 240 多所美國高校的 1550 多名國際學生被撤銷簽證,涉及 STEM 領域的比例高達 62%。
哈佛醫學院 40% 的實驗室因國際學生被迫離境而暫停研究,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項目進度平均延遲 18 個月。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美國高校的全球聲譽受損,QS 世界大學排名組織預測,若政策持續,2026 年美國頂尖大學的國際申請量將下降 35%,學費收入缺口達 120 億美元。
其他學校也面臨著聯邦資金被凍結的困境。據美聯社報道,康奈爾大學有超過10億聯邦資金被凍結,西北大學為7.9億美元,布朗大學預計將被凍結大約5.1億美元的資金,普林斯頓大學大約為2.1億美元。
圖源:早報
而在特朗普的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該校因為允許一名跨性別運動員參加游泳比賽,被凍結了大約1.75億美元的聯邦資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拿哈佛大學開刀是一招強力的殺雞儆猴,為的就是唇亡齒寒讓所有其他高校都在未來乖乖就範。
哈佛的應對策略 哈佛此前已針對政府凍結22億美元聯邦資金的行為提起聯邦訴訟,並計劃就此次SEVP認證撤銷發起新的法律挑戰。
哈佛還聯合其他百餘所美國高校發表聯名信,反對政府對高校的干預。聲明稱,「前所未有的政府越權和政治干預」正在危及美國的高等教育。
圖源:網絡
這封信強調,高等教育機構有權管控學校的課程、學生以及教職員工。
包括加伯在內的611位高等教育領域領袖簽署了這封信。
畢業於哈佛的新加坡名人
哈佛大學的確是培養全球精英人士的搖籃!新加坡其實有相當多的各界名人都畢業自哈佛大學:
李顯龍(Lee Hsien Loong) 身份:新加坡第三任總理,現任國務資政
圖源:網絡
李顯龍的數學是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修讀的,而1980年,他在哈佛大學約翰·F·甘迺迪學院獲得了公共行政碩士學位。
黃循財(Lawrence Wong)
身份:新加坡第四任總理,兼任財政部部長
圖源:網咯
黃循財在2004年的時候獲得了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的學位。
梅達順(Sundaresh Menon)
身份:新加坡首席大法官
圖源:網絡
梅達順大法官在1991年的時候在哈佛法學院獲得法學碩士學位。
蔡艾伯(Albert Chua)
身份:現任新加坡外交部常任秘書長。他還曾於 2011 年至 2013 年擔任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
圖源:網絡
2000年的時候獲得了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管理碩士。
馬士強(Bey Soo Khiang)
身份:新加坡共和國武裝部隊第三任三軍總長,中將軍銜,上任之前曾擔任空軍總長,退伍後在2000年至2011年間在新加坡航空擔任行政職務。
如今任職金鷹集團(RGE)副主席。
圖源:網絡
他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約翰·F·甘迺迪政府學院念書,畢業後獲得公共行政碩士學位。退伍後,他再次回到哈佛大學,在哈佛商學院上高級管理課程。
新加坡高校收留心碎留學生
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美國其實因為這幾年政治波及到教育界的影響,留學生的數量已經開始逐步下降。
美國正在失去他曾經作為留學聖地的統治地位,其他更多的國家逐步進入留學者的考慮範疇。
根據近期最新發布的首份全球教育報告中顯示,在高等教育的頂級目的地排名中,新加坡已經躋身進入了第十位。
這是一份由投資移民公司Global Citizen Solutions,根據大學聲望、生活質量、簽證選擇和畢業後就業機會等五個關鍵子指標,對全球70多個國家進行評估後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