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扩展到全美,2024年国际国际学生总数超 120 万人,贡献规模保守估计超 500 亿美元!
这一群体还支撑了3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比如高校行政、校园服务等),还通过消费带动周边的餐饮、零售、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可以说,这波特朗普政府摧毁的的不仅是一个知名的高等学府的国际名誉、学术实力,更是架设在这一生态上的多重经济体。
3)影响波及到全美留学教育界
哈佛大学的案例并非孤例。2025 年 3 月以来,已有 240 多所美国高校的 1550 多名国际学生被撤销签证,涉及 STEM 领域的比例高达 62%。
哈佛医学院 40% 的实验室因国际学生被迫离境而暂停研究,史丹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项目进度平均延迟 18 个月。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国高校的全球声誉受损,QS 世界大学排名组织预测,若政策持续,2026 年美国顶尖大学的国际申请量将下降 35%,学费收入缺口达 120 亿美元。
其他学校也面临着联邦资金被冻结的困境。据美联社报道,康奈尔大学有超过10亿联邦资金被冻结,西北大学为7.9亿美元,布朗大学预计将被冻结大约5.1亿美元的资金,普林斯顿大学大约为2.1亿美元。
图源:早报
而在特朗普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该校因为允许一名跨性别运动员参加游泳比赛,被冻结了大约1.75亿美元的联邦资金。
拿哈佛大学开刀是一招强力的杀鸡儆猴,为的就是唇亡齿寒让所有其他高校都在未来乖乖就范。
哈佛的应对策略 哈佛此前已针对政府冻结22亿美元联邦资金的行为提起联邦诉讼,并计划就此次SEVP认证撤销发起新的法律挑战。
哈佛还联合其他百余所美国高校发表联名信,反对政府对高校的干预。声明称,“前所未有的政府越权和政治干预”正在危及美国的高等教育。
图源:网络
这封信强调,高等教育机构有权管控学校的课程、学生以及教职员工。
包括加伯在内的611位高等教育领域领袖签署了这封信。
毕业于哈佛的新加坡名人
哈佛大学的确是培养全球精英人士的摇篮!新加坡其实有相当多的各界名人都毕业自哈佛大学:
李显龙(Lee Hsien Loong) 身份:新加坡第三任总理,现任国务资政
图源:网络
李显龙的数学是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修读的,而1980年,他在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学院获得了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黄循财(Lawrence Wong)
身份:新加坡第四任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
图源:网咯
黄循财在2004年的时候获得了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的学位。
梅达顺(Sundaresh Menon)
身份:新加坡首席大法官
图源:网络
梅达顺大法官在1991年的时候在哈佛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蔡艾伯(Albert Chua)
身份:现任新加坡外交部常任秘书长。他还曾于 2011 年至 2013 年担任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
图源:网络
2000年的时候获得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管理硕士。
马士强(Bey Soo Khiang)
身份:新加坡共和国武装部队第三任三军总长,中将军衔,上任之前曾担任空军总长,退伍后在2000年至2011年间在新加坡航空担任行政职务。
如今任职金鹰集团(RGE)副主席。
图源:网络
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念书,毕业后获得公共行政硕士学位。退伍后,他再次回到哈佛大学,在哈佛商学院上高级管理课程。
新加坡高校收留心碎留学生
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美国其实因为这几年政治波及到教育界的影响,留学生的数量已经开始逐步下降。
美国正在失去他曾经作为留学圣地的统治地位,其他更多的国家逐步进入留学者的考虑范畴。
根据近期最新发布的首份全球教育报告中显示,在高等教育的顶级目的地排名中,新加坡已经跻身进入了第十位。
这是一份由投资移民公司Global Citizen Solutions,根据大学声望、生活质量、签证选择和毕业后就业机会等五个关键子指标,对全球70多个国家进行评估后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