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2 日,華僑銀行集團執行長黃碧娟榮膺 「新加坡商業獎年度傑出 CEO」。聚光燈下,這位打破新加坡銀行界 「玻璃天花板」 的女性領導者,用卓越的成就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誰能想到,這位叱吒金融界的女強人,少年時代竟是女籃隊長。她將球場上的協作精神,巧妙地注入百年老店華僑銀行的變革之中,帶領銀行連續三年創下盈利紀錄,2024 年凈利更是高達 76 億新元 。本篇專訪為您深度解析她的 「團隊制勝法」 與東協 - 大中華戰略布局。
01 籃球哲學:用 「One Group」 打破銀行孤島
「當隊員各司其職卻緊盯同一個籃筐時,球隊才能贏。」 黃碧娟在談及自己的管理理念時,總會不自覺地將其與籃球運動聯繫起來。
在她看來,銀行內部各部門就如同球場上的不同位置球員,只有目標一致、相互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她在 2022 年果斷推行了 「One Group」 戰略。
*在黃碧娟推行的戰略語境中,「One Group」 指的是一種一體化協同戰略,旨在打破銀行內部各部門、各區域之間的壁壘,通過整合資源、強化協作,為客戶提供統一、高效、無縫銜接的金融服務體驗,實現集團整體價值最大化。
為了將 「One Group」 戰略真正落到實處,黃碧娟創新性地推出了「協作美元」(Collaboration Dollars)考核體系。這一量化指標,將跨部門協作效果直接與員工績效掛鉤,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協作積極性。數據是最好的證明,到 2024 年,華僑銀行 15% 的收入都源於跨部門合作,這一成果令人矚目。
在品牌建設方面
黃碧娟力排眾議,推進品牌整合工作,統一了新加坡、印尼、香港、中國市場的 「OCBC」 品牌標識。這看似簡單的品牌統一,實則是對銀行內部資源的深度整合與優化。通過統一品牌形象,華僑銀行不僅提升了品牌在市場上的辨識度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為客戶提供了更加一致、優質的服務體驗。
以某中國新能源企業的融資案例為例
該企業原本只是希望通過華僑銀行香港團隊獲得一筆普通貸款,但香港團隊憑藉對企業業務的深入了解,敏銳地察覺到其在印尼市場的發展潛力,於是迅速與印尼分支取得聯繫。
經過多方協作與溝通,最終為企業量身定製了一套供應鏈融資方案。這一方案不僅滿足了企業的資金需求,更幫助其在印尼市場迅速打開局面,交易規模較最初預期擴大了 3 倍。
這樣的成功案例,在華僑銀行實施 「One Group」 戰略後屢見不鮮,充分彰顯了團隊協作的強大力量。
02 地緣棋手:連接東協與大中華的 「金融橋樑」
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演變的大背景下,黃碧娟展現出了卓越的地緣戰略眼光。她精準地捕捉到東協與大中華地區之間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繫,並將華僑銀行定位為連接這兩大區域的 「金融橋樑」。
從貿易流來看,自 2015 年以來,亞洲區內貿易占比就已超過 60%,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愈發明顯。華僑銀行憑藉在東協和大中華地區廣泛的網點布局和深厚的業務基礎,積極為區域內貿易往來提供金融支持。2023 年,其跨境貿易融資量年增長率達到驚人的 18%,在區域貿易金融領域占據了重要地位。
在財富管理方面
黃碧娟也有著清晰的布局。隨著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東協高凈值客戶資產規模預計到 2030 年將達 6000 億新元。華僑銀行優先布局新加坡 - 香港雙樞紐,充分發揮這兩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吸引了大量高凈值客戶。通過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財富管理服務,華僑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眾多高凈值客戶信賴的財富管家。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東協的電動車、光伏等高端製造領域投資激增,這也為華僑銀行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點。黃碧娟帶領團隊迅速響應市場需求,針對此類企業的特點,推出了專項貸款服務。從項目評估、資金安排到風險把控,華僑銀行都為企業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解決方案,助力中國企業在東協市場紮根發展。
這些戰略布局所取得的成果,從一組組亮眼的數據中便可窺見一斑。2024 年,華僑銀行可持續金融占貸款總額的 16%,提前達成氣候目標,展現了其在綠色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而大中華 - 東協戰略在實施的三年時間裡,累計創收超 30 億新元(截至 2025Q1) ,為銀行的業績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03 未來賭註:2030 年的 「銀行錢包」 爭奪戰
面對未來,黃碧娟有著清晰而大膽的預判。她認為,東協銀行業規模在 2030 年將達 5000 - 6000 億新元(年復合增長率 5 - 7%),這片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為此,華僑銀行早已開始謀劃布局,在多個新興領域提前落子。
在數字銀行領域,印尼和越南市場發展迅猛,網際網路金融需求旺盛。華僑銀行積極投入資源,研發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數字銀行產品和服務。通過線上渠道的拓展,華僑銀行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還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客戶群體,為業務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碳金融市場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華僑銀行與新加坡碳交易所展開深度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碳金融產品和服務。無論是為企業提供碳排放權交易的諮詢服務,還是開發碳金融衍生品,華僑銀行都走在了行業前列,有望在未來的碳金融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私人銀行領域,華僑銀行聚焦家族辦公室定製服務。針對高凈值客戶家族財富傳承、資產配置、稅務規劃等多樣化需求,華僑銀行組建了專業的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解決方案。通過這種差異化競爭策略,華僑銀行進一步鞏固了在私人銀行市場的地位。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黃碧娟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為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華僑銀行內部推行 「責任網格」(Responsibility Grid)制度。在這一制度下,客戶經理的跨區貢獻可獲晉升加權,這意味著員工只要有能力、有貢獻,無論在哪個區域工作,都能得到應有的認可和獎勵。
這種公平、開放的晉升機制,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也為華僑銀行的未來發展儲備了堅實的人才力量。
「這不是口號,而是讓每個人看見協作的價值。」 當被問及如何讓 4 萬名員工同心同行時,黃碧娟小心翼翼地展示了她珍藏多年的舊籃球,上面密密麻麻地簽滿了 1984 年 OCBC 管理培訓生同期的名字。
時光荏苒,當年那個在籃球場上帶領隊友衝鋒陷陣的少女,如今已成為金融界的領軍人物。但不變的是她對團隊協作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目標的堅定信念。
這位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女性領導者用實際行動證明:在金融賽場,真正的 MVP 永遠屬於團隊。而在黃碧娟的帶領下,華僑銀行也必將繼續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向著更高的目標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