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加坡被大疫小情纏身…
新冠病例仍在攀升中,新加坡衛生部數據顯示,上周確診率高達20%創今年新高!
清潔公司Evergreen Cleaning Services表示:「消毒服務訂單增加30% ,其中8成來自家庭…」
隨著新加坡全島氣溫升高,除新冠外,還有可以威脅人生命安全、使未出生的孩子患上小頭症的病毒正在悄然傳播,讓人防不勝防…
目前已有2人因此死亡…
周增86例起骨痛熱病例
伊蚊活躍區高達20個!
新加坡作為多雨的熱帶國家,滋生伊蚊在所難免,這也導致全島的骨痛熱疫情總是反反覆復…
截至本周四,新加坡全島新增86例骨痛熱病例,與前一周的103例相比有所下降。
但從2025年開年開始算起,全島累計骨痛熱病例已接近2000!但與去年同期對比銳減74%,截至5月15日,今年共出現2起骨痛熱死亡病例。
圖源:新加坡環境局
此外,新加坡全島伊蚊活躍區多達20個,其中有2個地區處於累計病例在10起及以上的紅色警戒級別。
其餘18個則為10例以下的高危地區…
在下圖所示區域居住的居民可要注意保護好自身!
圖源:新加坡環境局
新加坡全島掀起
骨痛熱症預防運動
從本月開始,新加坡已經進入5-10月的高溫炎熱期,導致伊蚊的繁殖速度加快,病毒在蚊子體內的複製速度也變得更快,正式進入骨痛熱高發期。
今日(5月25日),2025年全國骨痛熱症預防運動正式啟動!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呼籲公眾保持警惕,通過消除蚊蟲滋生源的方式降低社區骨痛熱症及茲卡病毒傳播的風險。
同時,新加坡環境局文告表示:「因為新加坡人口對於骨痛熱症的免疫力較低,及全球骨痛熱症病例不斷上升,導致新加坡本地居民更容易患上骨痛熱症,如果不採取足夠的防控措施,骨痛熱症患者數量可能會增加。
除骨痛熱症外,茲卡病毒也同樣通過伊蚊進行傳播,如果孕婦不慎感染這種病毒,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現小頭症等出生缺陷…
圖源:新加坡環境局
定期執行「B-L-O-C-K」五步法
阻斷骨痛熱等疾病傳播
去年的骨痛熱病例雖較於2023年新增了37%,高達1.36萬多起,但因為持續的防控努力及伊蚊絕育計劃的實施,仍然避免了大規模疫情的發生!
新加坡環境局呼籲所有相關方面立刻採取行動,定期執行「B-L-O-C-K」五步法,阻斷疾病傳播,方法具體如下:
• Break up hardened soil(鬆散硬化的土壤)
• Lift and empty flowerpot plates(清空花盆托盤)
• Overturn pails and wipe their rims(倒置水桶並擦乾邊緣)
• Change water in vases(更換花瓶中的水)
• Keep roof gutters clear and place BTI insecticide inside(清理屋頂排水溝並放置BTI殺蟲劑)
另外,居住在骨痛熱高發區的居民,以及已經確診的居民建議在屋內陰暗角落噴灑殺蟲劑、定期使用驅蚊劑及身穿長袖長褲等…
針對此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各位通心粉有何防蚊小妙招嗎?歡迎在評論區與萬事通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