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b不久前通知新加坡的司機,從5月20日起測試一個新功能,讓乘客自選路線。後來,Grab在系統上把自選路線列為「即將推出」的新功能。 (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私召車業者Grab前不久在新加坡宣布推出新功能讓乘客自選路線後,引起當地私人計程車司機協會關注,包括新功能是否影響司機的收入。Grab如今疑似暫緩落實這項計劃。
Grab不久前通知司機,從5月20日起測試一個新功能,讓乘客自選路線。乘客「下單」後,司機會通過司機應用,以及司機與乘客之間的通信平台GrabChat收到通知。
Grab當時向司機強調:「請放心,車資會根據車程時間和距離計算。」
不過,《聯合早報》記者於本月23日嘗試使用這個新功能叫車時,卻沒看到這個選項。記者後來發現,Grab把自選路線列為「即將推出」的新功能。換言之,Grab似乎已經暫緩推出有關計劃。
Grab介紹有關新功能時說,乘客輸入上下車地點後,地圖會出現不同的路線供挑選,車資會按預估時間和距離計算。乘客「下單」後,就不可以更換路線。
Grab希望提供路線選項,更好地滿足乘客的需求與偏好,讓車資更準確和負擔得起,同時減少司機與乘客之間的糾紛。
私召車司機憂車資不合理
使用Grab、Gojek和Tada等平台的獅城私召車司機莎菲(46歲)說,乘客選擇定額收費,司機決定路線,這是向來的安排,大家也習慣了。乘客若要選路線,就應該按表收費才公平。
「雖然Grab說車資會按車程時間和距離收費,但這是如何算出來的?Grab的算法可能對司機和乘客都無利。」
另一名私召車司機阿齊茲(37歲)說,只要車資合理,他不介意按照乘客指定的路線行駛,但最怕的就是車資不合理,如果拒載的話又可能面對Grab的懲處,這會導致司機吃啞巴虧。
新加坡全國私人計程車司機協會於5月16日在臉書發文說,正在同Grab釐清新功能的運作詳情。
時隔一周,該協會顧問楊涴凌於本月23日在臉書發貼文指出,司機每天在路上行駛,對路況和路線最清楚。乘客沒有同司機商討就決定路線,司機就無法提供最好建議。若發生糾紛,車內氣氛變得緊張,也將影響司機的注意力。
她說,有些司機也擔心能否獲得公平補償。例如,乘客要是選擇沒有公路電子收費的路線,車程因此拉長,但平台目前沒有清楚說明司機是否會得到公平補償。
《聯合早報》記者已向Grab詢問新功能的運作詳情,但至截稿為止未接到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