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新加坡,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座噴水雕像,它有著獅身魚尾,矗立在新加坡河畔,日夜噴涌著清泉,守護著這座「獅城」的繁榮與安寧。
這就是新加坡的標誌——魚尾獅(Merlion)。
它有何來歷?又是如何成為大家所熟知的新加坡標誌物的呢?
其實,魚尾獅並非真實存在的動物,而是1964年由范克里夫水族館館長布侖納(Fraser Brunner)設計的旅遊標誌。1966年,新加坡旅遊局將其註冊為官方商標,並在1971年委託著名雕塑家林浪新打造了第一座魚尾獅雕像。
這座8.6米高、70噸重的雕塑於1972年揭幕,由時任總理李光耀親自宣布為新加坡的象徵,寓意「迎賓好客」。
魚尾獅的奇特的造型並未設計師的靈光一現,這背後有著一段屬於新加坡的神奇傳說。
獅頭源自14世紀蘇門答臘王子聖尼羅烏達瑪的傳說。王子在海上遇險,登島時見到一頭神秘野獸,隨從稱其為「獅子」,於是他將此地命名為「Singapura」(梵語「獅城」)。而魚尾則象徵新加坡的漁港起源,以及華裔先民「下南洋」的艱辛歷程。
民間還流傳著另一個版本:古時新加坡(舊稱「淡馬錫」)遭遇風暴,一隻獅頭魚尾的神獸從海中現身,平息風浪,從此被奉為吉祥的守護者。
如今,魚尾獅不僅是旅遊地標,更是新加坡歷史、文化與國家精神的濃縮。
從神話到現實,從殖民時期的漁村到如今的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的崛起正如魚尾獅的形象——既有獅子的勇氣,又有魚尾的適應力。魚尾獅象徵著新加坡的堅韌、開放與創新精神。它見證了新加坡的成長,也向世界傳遞著這個「獅城」的獨特魅力。
下次來到新加坡,別忘了和它合影,感受這座「獅城」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