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車道有明顯的裂縫,部分路段也不平整,高低不平。(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一名腳車騎士申訴,在當地榜鵝騎腳車時,由於道路有縫隙且不平整,因此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右臂右膝蓋擦傷,新買的腳車也受損。
即將上大一的楊胤繁(21歲)告訴《新明日報》,6月25日晚上10時24分,他在新加坡榜鵝東的腳車道上騎行,卻因為道路上有縫隙,且不平整,導致他摔倒。
「當時我以約1小時10公里速度騎行。由於前方道路變窄,所以需要向右側變道,豈料路中央有一道裂縫,縫隙約有3厘米寬。」
他說,當時車輪從左側轉到右側時,與裂縫右側高出的石路相碰,導致失去平衡,連人帶車摔倒在地。
「幸好我有戴頭盔,因此只有右手臂、手腕和膝蓋擦傷,並沒大礙。有一名好心的婦女還幫我把掉落的水瓶撿起,並問我是否還好。」
他說,由於腳車受損,無法繼續騎行,他只能將腳車推到附近組屋樓下,並搭車回家。
「我回家後自行處理傷口,目前沒有大礙。隔日我把腳車送修,前輪胎壞了必須換,修理費共271元。」
他指腳車是6月21日花了逾900元購買,沒想不到一周,就受損要換輪胎。
「我遵守規則騎行,也佩戴頭盔等安全防護措施,如今卻因為路面問題而受傷。我希望當局可以派人檢查,並改善道路,避免再有人因此受傷。」
楊胤繁也希望當局可賠償腳車的修理費,並就此事向當局反映。
「維修事發路段的承包商昨日找上我,對方感謝我提出意見,最後也提供了維修腳車的費用。」
部分路段已修復 《新明日報》記者走訪事發處發現,這條長達100米的路,中央部分確實有裂縫且不平整,若沒有注意,確實可能會被絆倒。
據觀察,這個路段有不少人慢跑和騎腳車。
經常在這裡慢跑的賴先生(48歲,經理)說,縫隙兩側不平的情況已有數月。
「如果沒有注意,在這裡跑步的人也有可能被絆倒,是蠻危險的。」
另一名騎士則指出,由於自己有經驗,因此道路不會給他造成困擾。
「但是這裡有不少小孩子騎腳車,希望當局可採取行動,修理道路。」
該報記者昨早再度走訪事發處,看見工作人員正忙碌地修補腳車道的縫隙,且部分路段已經完成修復。
《新明日報》記者6月30日早上走訪事發地點,發現工作人員正修補腳車道的縫隙。(新明日報圖)
承包商:防高溫膨脹裂開才留縫 楊胤繁透露,承包商也解釋了裂縫存在的原因。
「左邊腳車道是從原路段拓展開來的,為了防止高溫膨脹開裂,所以中間留了一道縫。由於時間問題,被拓展的路段發生沉降,或許因此路面才高低不平。
楊胤繁指因路面不平,在此處失衡後摔倒,手臂與腿擦傷。(新明日報圖)
「對方承諾會檢查這區域的所有腳車道,之後會開展修復工作。總的來說,我認為承包商的處理是迅速且有效率的。」
楊胤繁摔倒,手臂與腿擦傷。(新明日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