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達英達巴士私人有限公司副執行董事林鎮芳透露,計劃在地鐵站提供「第一與最後一哩」的接駁巴士服務。(新明日報檔案照)
(新加坡訊)儘管柔新捷運系統(RTS)預計2027年1月1日通車為通勤族帶來便利,但受訪跨境交通業者認為,屆時巴士服務仍具競爭力,有者已著手調整營運策略,計劃在地鐵站提供「第一與最後一哩」的接駁巴士服務,扮演補充角色積極把握時機。
RTS將以每小時80公里的時速行駛,通車後從新加坡兀蘭北站到柔佛武吉查卡站車程約5分鐘,而每趟列車的等候時間最快則是3.6分鐘,這也意味著,除去通關環節,全程僅需8.6分鐘就可抵達大馬或新加坡。
《新明日報》報道,漢達英達巴士私人有限公司副執行董事林鎮芳認為,RTS整體而言是正面的發展,可刺激潛在的出行需求,並有效緩解目前長堤交通阻塞問題。
她觀察到,目前非尖峰時段不擁堵時,提供點到點的巴士服務依極具競爭力,計劃在尖峰時段不減反增加趟次。
她也表示,RTS的大量客流,將帶動往返兩地站點的第一和最後一哩交通需求,公司計劃提供相應的服務。
與商場合作推「停車換乘」服務 林鎮芳進一步表示,目前該公司已與新山約6家商場合作,推出「停車換乘」服務的方案,減少站點的交通堵塞,也讓乘客逐步習慣這種通勤方式。
「未來將和更多商場合作,而且RTS開通後,會在新山加開一條路線,從停車點載送乘客去搭乘RTS。」
至於在新加坡提供RTS接駁計劃,她透露需要和當局洽談。
星運旅遊(Transtar)董事經理葉礎輝則說,目前該公司提供3條跨境路線,遊客與上班族占比各半。
他表示,該公司提供的都是點到點服務,如從柔佛拉慶總站和振林山巴士總站,分別經由歐南園、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博覽中心等到達樟宜機場、聖淘沙名勝世界和波那維斯達終點站。
「日後還會再加開從柔佛拉慶總站到濱海灣廣場的路線。」
他進一步說,這種點到點服務非常方便通勤者,因此RTS開通對公司而言不會有太大影響。
「尤其我們是唯一一家到樟宜機場的跨境巴士。
跨境德士業者憂受衝擊 跨境德士業者憂受到衝擊。
新柔德士同業協會會長鄧國泰受訪時指出,跨境德士主要服務樂齡人士和家庭,一人約15元,可直達新山拉慶總站,並且會幫助乘客處理入境手續,年長者也無需上下換車,較適合行動不便者。
他進一步表示,相比之下,年輕人更追求效率,可能傾向選擇更快的RTS,但其上下車地點不同,不一定方便現有德士客群。
「我們有百多名司機、百多輛德士,有時一整天只有一趟生意,需要等客三四個小時,甚至空車返程。」
大馬跨境包車服務業者StarMark Travel & Tours Malaysia負責人表示,主要客源是家庭以及商務客,預計RTS通車後會流失10%的客流量。
負責人透露,目前正和有關當局商討未來有條件式合法化跨境包車服務,但具體仍需等新柔地鐵開通,評估交通流量後才可決定。
馬新聯營公司將研究適當車資 新加坡交通部代部長蕭振祥在前天的列車揭幕儀式中指出,車資應該是個商業決定。負責運營RTS的馬新聯營公司將研究適當的車資收費。
SMRT主席佘文民較早前受訪時就提到,會為通勤族推出非繁忙時段車票和季票。
新加坡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黎華德認為,享有優惠後,通勤族的車資或更接近公共運輸的價格,而企業也可以考慮為旗下往返馬新的通勤族提供交通補貼,進一步降低車資負擔。
對於RTS的開通,黎華德認為將徹底改變馬新來回的出行方式,尤其是對乘坐巴士的上班族更具吸引力。
「但對於自備交通的通勤族,他們的工作或仍需要交通工具穿梭新加坡全島。」
至於RTS首班車時間是否可調整,黎華德認為,若RTS可保證高效通關與疏導人流,通勤族便無需再提早出行。
「真正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實現分流,若早上6時的第一班車不擁擠堵塞,便可在預計時間內出站並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