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詐騙保障法令生效 警可限制受騙者轉帳

20小时前

防詐騙保障法令將於7月1日生效。(早報網示意圖)

防詐騙保障法令7月1日生效,警方獲授權在合理懷疑受騙者可能繼續向詐騙團伙匯款時,向銀行發出限制令。

內政部發文告說,相關法令已在今年1月7日於新加坡國會三讀通過,授權警方在一些情況下,向銀行發出限制令,限制受害者進行交易。

這包括當警方合理懷疑受害者會向詐騙團伙匯款、提取現金交給騙子,或為此申請和動用信貸服務。 

全球首個

新加坡相信是全球首個通過立法,限制詐騙受害者銀行交易的國家。

根據文告,依據每起案件的事實和情節,新加坡警員和商業事務局人員將決定是否發出限制令,前提是保護受害者,只會在勸說無效、萬不得已下才發出。

警方也會考慮當事人或家屬的意願。

限制令涵蓋3方面的銀行服務:

一、從銀行戶頭匯款至其他戶頭,如網絡銀行、手機銀行、PayNow和到櫃檯匯款;

二、自動提款機取錢;

三、所有信貸服務,如信用卡交易和個人貸款。

警方發出的限制令將自動送交7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這些銀行管理著新加坡大部分存款,即星展銀行、華僑銀行、大華銀行、花旗銀行、滙豐銀行、馬來亞銀行,以及渣打銀行。

若警方懷疑受害者通過非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戶頭,匯款給詐騙團伙,也會向這些銀行發出限制令。

接到限制令期間,受害人可提取一定金額,如用於日常開銷和支付帳單。警方接到當事人的申請後,會對提款要求逐案評估。

每次限制令為期30天,若警方認為需要更多時間落實必要的干預措施,如收集證據說服當事人、尋求當事人近親協助或讓當事人採取銀行保障措施等,可每次延長限制令最長30天,最多5次。換言之,限制令最多持續6個月。

視具體情況,警方也有權提前終止限制令。

如果當事人或聯名戶頭持有人對限制令的決定有異議,可向警察總監上訴。限制令在上訴期間會繼續生效,警察總監的決定為最終決定。

《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內政部早前受詢時說,根據過去未成功干預的案件,防詐騙保障法令生效後,警方預計每個月會發出10個或更多的限制令。

過去5年,新加坡詐騙案件連年攀升,從2020年的1萬5651起增至去年的5萬1501起,受騙金額在去年也寫下新高,同比上升七成至11億元

這些年來,新加坡銀行已與警方合作,開展公眾教育並實施一系列防範措施,以保護客戶免受詐騙。不過,去年仍有82.4%詐騙案屬於自發匯款,即受害者主動把錢財轉給詐騙團伙。


相关文章

  • 新加坡今早突發大案!通緝犯逃跑撞車,警方圍捕三人涉毒被捕!
  • 醫院食齋米粉3樣料 患者指7元太貴
  • 慶建國60周年 榴槤攤日送600公斤榴槤
  • 剛完成訓練就倒下!新加坡30歲戰備軍人離營後猝死,國防部緊急叫停NS FIT課程!
  • 涉及白礁附近撞船事故 兩名船員被控上法庭
  • 我國同柬埔寨深化再生能源與農業貿易合作 繼續加強東協團結
  • 危駕撞死人案 總檢署:男子自稱曾是國大生一事警方調查中
  • 逾四成年長國人已領取SG60鄰里購物券
  • 新加坡警方重拳出擊,芽籠「大掃蕩」!10名中國女子因無工作準證陪酒,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