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築「新城」!開啟城市發展新篇章

13小时前

新加坡正研究一項新的填海構想:在東海岸外海打造一座名為「長島」(Long Island)的人工島鏈。初步設想,項目將填出約800公頃土地,用於防洪、蓄水,以及未來的住宅與濱海休閒發展。

儘管目前仍處於研究與公眾諮詢階段,尚未定案,但這一消息一經披露,仍引發了廣泛關注——在這個國土有限的島國,填海早已不僅是應急之策,而是一種持續了兩個世紀的城市成長方式。儘管距離動工尚遠,「長島」再次引起人們關註:新加坡為何一次次向海要地?

為什麼要填海?

新加坡國土面積有限,土地資源緊張,填海因此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空間解法」——它不僅增加了物理空間,更為城市發展提供了靈活性和前瞻性。根據官方數據,新加坡的土地面積從1960年的581.5平方公里增長到2024年的735.6平方公里,約四分之一的土地是通過填海獲得的。這些新增土地支撐了多個關鍵領域的發展,從機場、工業園區到金融中心與大型住宅社區,新加坡的許多核心功能都建立在填海土地之上,使國家能在有限空間中實現人口增長、產業升級與城市更新的多重目標。

新加坡是怎樣

一步步「加」出未來的?

從碼頭到城市雛形:填海是城市的「開場白」(1820s–1950s)

早期的新加坡,並沒有一個所謂的「CBD」,連最基本的城市框架都不完整。為了建立碼頭、倉庫、道路,殖民政府從1820年代起陸續進行小規模填海(規劃圖如下)。萊佛士坊、哥烈碼頭一帶,是新加坡最早「向海要地」的區域之一。

這些地段有一部分原本是海灘或灘塗,無數的華人、馬來人和印度勞工們在烈日下填土築基,堆石築堤,逐步轉變成成今日的城市中軸。

(圖源:Lieut. P. Jackson)

獨立後的第一場大工程:東海岸填海(1966–1980s)

獨立後,國家為了發展,土地需求迫在眉睫,新加坡啟動了第一場大規模的填海工程——東海岸填海計劃。這項工程填出超過1500公頃土地,相當於2100個足球場。為了填海,新加坡推平了勿洛和實乞納的丘陵,把山移去補海。每天2萬立方米的泥土,從內陸一路被傳送到海邊,再傾進海里「生地」。

這個工程不僅興建了如今的東海岸公園,也為建屋發展局的大規模住宅區、道路和公用設施提供了空間,是國家自力更生、規劃城市的起點。從下面的新加坡的分區地圖中就可以看出東海岸的填海區域顯著擴展了本島東南海岸線,為後來的東部城市帶騰出了寶貴的地基。

(圖源:OneMap SG官網)

濱海灣崛起:填海打造「未來城市」(1979–2020s)

1979年起,新加坡政府展開濱海灣填海計劃,目標是將中央商務區向南擴展。然而,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填空遊戲」——面對複雜的海底地質與潮汐環境,工程團隊需克服海底隧道施工、防滲與地基穩定等技術挑戰。加上大量填料依賴進口,整體開發成本高達數十億新元,成為當時最昂貴的城市擴展項目之一。

儘管如此,濱海灣填海地上的開發成果令人矚目:濱海灣金沙、濱海藝術中心、金融區與濱海灣花園等地標建築相繼落成,逐步將原有CBD延伸為全球矚目的金融與旅遊樞紐。

(圖源:Pixabay)

港口與機場:填海支撐國家動脈(2010s–2040s)

為滿足國家戰略運輸樞紐的需要,新加坡的大型港口和機場同樣建立在填海地上。例如,樟宜機場的第五搭客大廈(T5)和其東部擴展區大多建於填海地;而圖謀未來的「大士港口」,也是通過填海整合舊港口資源,打造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港口之一。

(圖源:Changi Airport官網)

預留未來:填海為明天鋪路(2020s–2050s+)

面對氣候變化與人口增長的雙重挑戰,新加坡已啟動多項新一代填海工程。其中,樟宜灣海域的填海計劃預計在本世紀中葉後逐步開發,而位於東海岸外的「長島計劃」則將填出800公頃新地,具備防洪、供水與可持續居住等多重功能,是新加坡為未來城市韌性與國土增長留下的戰略儲備。

(圖源: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官網)

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空間的每一次更新,也意味著土地使用價值和居住環境的新機會。像城市發展集團(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這樣的開發商,正是在新加坡優質地段中,打造兼具品質與可持續理念的住宅項目,回應城市成長過程中的生活需求。

莉豐嘉園(Tembusu Grand)

莉豐嘉園位於丹戎加東(Tanjong Katong)與東海岸的交匯地帶,毗鄰傳統文化與現代都市的精粹交融處。社區環境靜謐宜人,同時享有城市核心的高效連通性。步行即可抵達丹戎加東地鐵站(Tanjong Katong MRT),駕車數分鐘即達濱海灣金沙與中央商務區,通勤便捷無憂。

(莉豐嘉園設計效果圖)

周邊生活配套完善,毗鄰i12 Katong、百匯廣場(Parkway Parade)及PLQ Mall等大型購物中心,休閒購物選擇豐富;亦臨近東海岸公園(East Coast Park)與新加坡體育城(Singapore Sports Hub),適合戶外運動與親子活動。如切(Joo Chiat)和加東一帶更匯聚各式美食與特色咖啡館,沉浸在濃厚的娘惹文化氛圍之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莉豐嘉園設計效果圖)

項目自身設施齊全,設有逾40項高端配套,包括泳池、健身房、瑜伽室、網球場等,打造品質宜居的生活體驗。室內設計沿襲豪宅一貫標準:廚房配備米勒(Miele)抽油煙機與利勃海爾(Liebherr)冰箱,臥室講究舒適實用,部分單位設有專屬首飾收納空間;浴室則精選吉博力(Geberit)與漢斯格雅(Hansgrohe)的淋浴配件,處處體現細節與品位。

莉豐嘉園現有1-臥室+書房,5-臥室單位,以及兩戶頂層單位可供選擇。

莉豐嘉園銷售展廳

地點:惹蘭卡朱士(Jalan Gajus)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10點至晚上7點

秘林嘉園(The Myst)

秘林嘉園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武吉知馬上段(Upper Bukit Timah),被自然環抱,環境寧靜宜人。步行即可到達濱海市區線的凱秀地鐵站(Cashew MRT Station),便捷抵達繁華的市中心,出行十分高效。

(秘林嘉園設計效果圖)

項目周邊綠意盎然,緊鄰24公里鐵道走廊(Rail Corridor),並靠近策士納自然公園(Chestnut Nature Park)與牛乳場自然公園(Dairy Farm Nature Park),是熱愛戶外生活與親近自然人士的理想居所。生活配套同樣完善,周邊有山樂坊(Hillion Mall)、HillV2、鐵道廣場(The Rail Mall)、第一樂廣場(Lot One Mall)及Junction 10等多家購物中心,餐飲、零售與日常所需一應俱全。

此外,項目也靠近多所知名學校,包括武吉班讓小學(Bukit Panjang Primary)和瑞士村中學(Swiss Cottage Secondary School),為有學齡孩子的家庭提供便利的教育資源。

秘林嘉園將建築與自然和諧融合,超過七成的土地用於園林景觀與設施空間,營造出綠意盎然、私密舒適的居住環境。項目內設有50米無邊泳池、森林探索遊樂場、兩個會所、樹頂步道、網球場、大水庭院與下沉式休閒區等多元設施,滿足居民運動休閒與親子互動的多樣需求。

(秘林嘉園設計效果圖)

室內裝修延續高端質感,廚房配備Bosch與SMEG電器,浴室選用Hansgrohe、Geberit與Kohler品牌衛浴。每戶配置智能家居系統,包括數字門鎖、遠程監控、空調與照明控制,以及訪客通行與設施預約系統。

四臥室單位和五臥室單位設計尤為適合有孩子的家庭居住,設有寬敞客餐廳、帶步入式衣帽間的主臥套房與實用陽台,貼心滿足多成員家庭的生活所需。

秘林嘉園現有2-臥室,2-臥室+書房,3-臥室優質,4-臥室和5-臥室單位可供選擇。

秘林嘉園銷售展廳

地點:伊莉莎白通道(Elizabeth Drive)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10點至晚上7點

如果你對上述項目感興趣,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諮詢。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家庭還有誰不知道,補貼這樣領,超市購物直接"回血"800新幣!
  • 買黃金超10萬元要上報?亨利發布2025年百萬富翁增長榜單,新加坡1600人第六位,阿聯第一
  • Scoot酷航新增三條航線,10月起從新加坡直飛峴港、芽莊、哥打峇魯✈️未來再承包納閩巴霍和沖繩航線!
  • 新加坡13大自助餐catering!在家就可以吃上自助了
  • ✈️🌍 新航環遊世界票只要 S$1801 起🤩 想一次玩遍亞洲、美洲、歐洲不是夢‼️
  • 新加坡家庭還有誰不知道,補貼這樣領,超市購物直接"回血"800新幣!
  • 新加坡教育環境:助力企業家的家庭與事業雙贏
  • 全球資本大遷徙!新加坡狂攬 1434 億登頂全球第二!東協或成投資界新頂流?
  • 世錦賽來襲!新加坡「水感地圖」,一秒入水享世界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