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凤凰卫视)
4,中国政策会否调整
在文章第四部分,他谈到了什么时候会“变”,也就是调整防控对策的时机。
这和他之前接受采访的观点一致,现有政策不会一直不变,但是此刻不宜跟风。
“在对发病、死亡容易容忍的情况下与病毒共存,是人类的长远目标。当前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实施与病毒共存, 对我国风险很大,不宜随之起舞。 ”
(图源:彭博社)
原因三点:
1)大约4至6个月就会出现变种毒株,新冠之后如何演变还不清楚。
2)中国因这两年病例相对较少,还需要通过疫苗加强针加强免疫。
“我国人群自然感染率比西方国家低千百倍,是完全靠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自然感染率低,就需要以加强疫苗接种来补充。”
3)中国不像西方因长期防疫新冠不利,而面临的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
“完全没有必要在全球疫情的高峰期打开国门,也不宜于冬末春初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季节放宽防控措施。”
(微博部分截图)
最后曾光在结语中总结:
每个国家各自走过的防疫之路不同,面临的疫情形势不同,所承受的社会经济压力也不同。
西方率先共存,中国可以 “以冷静和虚心的态度去观察、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当然中国也乐见这种探索最后是“成功的”。总之,谋定而后动。
“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
具体是什么时间,暂时没有更多的透露。
输入重庆2+8
中新航班面临更多熔断
我们可以从曾光的文章中看到一些时间点,
他明确表明中国此时不会开放,因全球还处于疫情高峰期;
也不会在冬末春初的季节开放,因为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这几个月依然会采取相对严格的边境措施。
(图源:RFA)
正如曾光说描述,全球疫情还是处于高峰期,
欧美一些国家可能已经过了峰值,亚太地区如新加坡处于这几年的高峰。
昨天是新加坡的“黑色星期二”,一些周末因诊所少开而延迟检测到的病例,反映在周二的数字上。
(图源:CNA)
截至2月28日,新航每周有一趟飞重庆和一趟飞上海的航班。
但是!今天就传来了坏消息……昨天重庆输入2+8都是来自新加坡。
(图源:重庆发布)
3月1日0—24时,重庆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新加坡),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8例(新加坡)。
重庆报告的全部10例都来自新加坡,
其中有症状的两例均于2022年2月28日乘坐SQ814次航班从新加坡抵达重庆,即被送至集中隔离点接受医学观察。
3月1日,2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正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图源:海西新闻)
网友纷纷猜测如果把无症状也算入确诊,超过5例确诊,新航SQ814(新加坡-重庆)就危险了。
除了最近已经公布的熔断航班外,以下航班都比较“危险”……
SQ830 (新加坡-上海)2月21日共7人中招, 预计熔断3月21/28日航班
CA404 (新加坡-成都)2月23日4人中招,一旦踩线5人或继续断3月16/26号航班
通过最近一次熔断通知,我们发现,从确诊到通知熔断,熔断实施中间有时间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