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交友平台盛行且方便,越來越多國人偷吃

2022-03-05

科技使人便利,但往往也是把雙面刃。

近年來雨後春筍般湧現的交友平台即是實例。通過照片「交換了眼神」,看對眼就向右滑,不喜歡就向左滑。成功配對後,接下來是尋找浪漫長期發展還是一夜情,都只是彈指間的事。

對單身男女而言,這種便利讓他們有機會結識更多異性。但對已婚人士來說,卻無疑讓偷情和出軌變得更容易。

在Tinder交友平台上,看對眼就向右滑,不喜歡就向左滑。(網際網路)據《今日報》報道,新加坡的婚姻輔導員及心理治療師坦言,冠病疫情暴發後,因另一半透過交友平台出軌而須接受輔導的夫妻,有增加的趨勢。

Grace輔導中心的心理學家Kirby Chua估計,這類案例在疫情暴發後,增長了一倍。

像病毒一樣到處都是 在其中一起個案中,一對30多歲夫妻就因男方約炮而導致婚姻觸礁。

據Kirby Chua陳述,該丈夫在交友平台「Tinder」設置的帳號被夫妻倆的一名友人偶然發現而東窗事發。

結果不挖則已,一挖驚人。原來丈夫一直持續用交友平台來約炮。

「這已成為非常普遍的狀況,我對這類案例早已見怪不怪了。這類案例就像病毒一樣,到處都是,而且出軌方不一定就是男性。」

他說,在他經手的個案中,有五分之一是女方出軌,且年齡大多在30多歲。

他補充說,並非所有出軌者都是「肉體出軌」。有的可能只是想純聊天,或僅在線上維持戀愛關係。

有些人及早醒悟懸崖勒馬,沒有發展到「肉體出軌」的地步,但這些「精神出軌」已足以影響婚姻。

交友平台對一些已婚人士而言,就是找尋性刺激的「約炮神器」。(網際網路)很方便且「沒什麼大不了」 專家分析,便利性及讓人缺乏愧疚感是透過交友平台出軌頻率增多的主因。

除了定位明確的交友平台,一些通訊軟體如微信和Telegram也提供人們隨機勾搭陌生人的機會。部分甚至還提供限時銷毀信息的功能,讓外遇變得神出鬼沒,無跡可尋。

蘇菲亞健康診所(Sofia Wellness Clinic)首席輔導員兼心理治療師Sophia Goh引述過去的研究稱,在交友平台和其他線上平台問世前,就已有研究證明,經常外出旅行的人,由於容易偷吃,更有可能發生婚外情。

Reach輔導服務(Reach Counselling Service)負責人Ronald Lim也持類似觀點。

他指出,由於線上出軌難以被抓包,因此對婚姻不滿,想尋找刺激的人們更容易抵不住誘惑。

交友平台是不少時下男女結識異性的管道。(網際網路)另一方面,由於和傳統社交模式有所區別,線上出軌也給了當事人一種「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道德疏離感。

Kirby Chua表示:

「有些人會覺得他們只是在交友平台上外遇,這種行徑不是出軌……進而在心理層面上淡化自己的所作所為。」

交友平台上的廣告也有意無意將婚外情詮釋成可被接受的行為,進一步推波助瀾。

Eros Coaching的臨床性學專家李慧珍博士(Dr Martha Tara Lee)就表示,一些交友平台根本不避諱把出軌「正常化」,將其塑造成只是一種供人們選擇的生活方式。

疫情下,不少人失去以往舒壓和解悶的渠道,例如旅行或到酒吧喝酒。這也是為何過去兩年,人們頻頻透過交友平台尋找情緒出口的原因之一。

不少出軌者因為只是在交友平台上「玩玩而已」而缺乏愧疚感。(網際網路)為愛情保鮮才是上上策 無論如何,受訪專家都同意,交友平台只是推手。

即使限制和規範交友平台的使用,也無法阻止出軌行為。想要出軌的人,總會找到方法。

要挽救婚姻,還是得直面問題的本質。

李慧珍博士指出,許多人出軌不純粹是為了刺激,而是因為伴侶無法給予自己需要的關注,不少人沒有意識到婚姻是必須花心思經營的。

「他們應該嘗試為愛情保鮮,而不是選擇置之不理。」

建立夫妻間的互信關係,改善雙向溝通及維持兩人之間的浪漫,才是阻止出軌行為的上上策。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中國富二代留學生綁架案,神反轉來了
  • 急診排長隊、抗原檢測儀銷量翻倍!新加坡新冠疫情還在升溫!
  • 【下周活動】Lady Gaga演唱會繼續嗨、星際寶貝主題樂園、小怪獸狂歡季...一起來玩啊~
  • 紡織產業年度盛會落地新加坡!解密ZARA、H&M的供應商為何會來
  • 新加坡這些建築多巴胺爆表,太出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