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業者支付的垃圾處理費 後年起調高

2022-03-08

鑒於成本持續上漲,從2024年1月起,可焚化的垃圾處理費用將從目前的每公噸77元,提高至88元;不可焚化的垃圾處理費也從每公噸的97元增至124元。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昨天(3月7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永續部開支預算時透露上述消息。

可焚化的垃圾處理費是由公共垃圾與一般垃圾收集業者支付,以將可焚化的垃圾送往廢料轉化能源(waste-to-energy)廠處理。

不可焚化垃圾的處理費則由一般垃圾與有毒工業廢料收集業者支付,以將不可焚化的垃圾送往實馬高垃圾埋置場(Semakau Landfill)處理。

傅海燕說,上述費用的調整將從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國家環境局將派發通知信給業者,以給予他們足夠時間作出調整。

「我們鼓勵所有企業採取可持續的做法,減少製造垃圾並進行更多回收,為建設更環保、零廢棄的新加坡儘自己的一份力。」

EPR計劃實行以來 收到更多電子垃圾

另一方面,我國自去年7月起實行首個全國電子和電氣廢物管理系統,規定大型電子產品製造商和進口商須負起製造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簡稱EPR)。

自計劃實施以來,受委業者歐綠保集團(ALBA Group)已收集約3500公噸的消費電子垃圾,占2020年消費電子產品與設備供應的8.5%。通過這項計劃收集到的電子垃圾,比國家環境局先前的自願計劃每年可收集的電子垃圾量,多了兩倍。

這些電子垃圾包括大型家電產品如電冰箱、冷氣機,以及資訊通信科技產品如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

傅海燕說,當局目前正著手制定包裝容器的EPR計劃,率先實施的是飲料包裝回收計劃。

在這計劃下,包裝飲料的價格將包含一筆定金,當消費者在回收使用過的飲料包裝後,便能取回定金。

環境局在去年12月成立由業界、學術界和社會代表組成的小組,以促進這項計劃的發展。過去兩年來,當局已聯繫超過100家大小型製造商,包括進行問卷調查、與個別公司與商聯會進行一對一的接觸等。也諮詢了其他利益相關者如零售商、廢料管理公司和公眾。

傅海燕說:「環境局將在下來幾個月,擴大與公眾和業者的接觸,共同設計一個具成本效益併合適的飲料包裝回收計劃。」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新加坡全島沸騰!鋼琴巨匠郎朗闊別10年攜手迪士尼「殺回」來了~
  • 中國籍留學生涉自導自演綁架勒索 兩獅城學府回應
  • 大巴窯組屋單位疑因電池引發火患 兩人送院
  • 黃永宏呼籲政務官別用社媒反應衡量表現 網民給了他最暖「成績單」
  • 樟宜機場巨無霸級航站樓T5,最新細節流出,總理出席動土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