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爱玲以自身的经验分享道:“年轻朋友只要觉得计划已成形,就可以去报名申请,不要顾虑太多,也不要觉得有压力,更不要因为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够革命性或缺乏冲击性,就打退堂鼓。先走出去,才能找到方向。”
担任项目策划员 大学生参与引导
拥有丰富社区服务经验的陈学伟在“年轻变革者”计划中担任项目策划员。(图/全国青年理事会)
全国青年理事会总裁蔡大卫说:“我们一直致力于在青年感兴趣的领域提供引导和协助,主动出击,以让他们重拾追求梦想的动力。青年可以和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全国青年理事会、学校及我们其他合作伙伴等一起合作。 通过与许多企业、社会服务机构、青年组织、人民协会及非政府组织建立的伙伴关系,我们能制造许多机会,待青年前来探索。“
例如,参与“年轻变革者”计划的团队可获项目策划员协助,改进点子,建立资源及联络网。这些项目策划员当中,有不少是曾经或正在领导社区计划的青年领袖。
南洋理工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学生陈学伟就是其中一人。他年仅25岁,但已有八年社区服务的经验,担任项目策划员则已超过三年。
陈学伟在初院念书时以社区服务学习作为课外活动项目,随后加入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Youth Corps Singapore),成为领袖培育计划的首批学员。在那里,他曾领导和参与一些本地和海外的社区服务计划,包括一项前往越南学校和孤儿院的志愿活动。
在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的安排下,青年志工参与了教导乐龄人士掌握数码技能的活动,回馈社会。(图/ 全国青年理事会)
此外,他也曾在帮助边缘青年的本地社区服务机构Trybe,以及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旗下的“乐善公司”(Company of Good)实习。积累了不少社区服务经验后,他在友人的推荐下加入了“年轻变革者”计划并成为项目策划员。
“年轻变革者”补贴的发表会定在每月首个星期六举行,每场需时约四小时,陈学伟积极参与,即使在服兵役期间也如此。发表会上,他必须审视青年团队的方案,与其他项目策划员一起讨论方案是否可行及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否足够,同时还得给予青年引导或建议。
陈学伟说:“一场发表会通常会有约20组团队参加,有中学生,也有已在工作的青年。项目策划员的其中一项任务是帮助参加团队牵线。若团队提呈的计划有待加强,我们会建议他们可以如何改进和调整,把计划变得更可行,继而提高获得补贴的机会。”
他表示,无论计划好不好,看到青年们如此踊跃参加,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开心的事。能和有想法的青年一起合作让他获得很多乐趣,也从中受益良多。更重要的是,如果双方合作的结果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对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力,那种满足感更是难以言喻。
无论是申请者还是策划员,全国青年理事会总裁蔡大卫都乐于见到青年大力参与,他说:“我们鼓励青年从基层提出计划,并会给予具规划性的机会和支持,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赋予他们开始行动的力量,创造出不一样的明天。”
比如,在“年轻变革者”项目中,一个名为“sustainab”的能力构建计划,就让中小型企业及具备可持续性相关专业知识的青年,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及了解各种可持续性生意模
全国青年理事会 为青年创造机会
全国青年理事会一直致力于在青年感兴趣的领域提供引导和协助。图为总裁蔡大卫(右一)与参与活动的青年进行交流。(图/全国青年理事会)
冠病疫情把新加坡人团结了起来,这也包括青年在内。2022年,全国青年理事会将继续通过四大途径为青年创造机会,协助他们打造属于自己和国家的未来。
一、强化数码资产
全国青年理事会在去年推出的数码青年平台——Youthopia,正好为疫情下的青年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渠道。自开设以来,平台平均每个月上载140篇文章,至今已吸引240万次的点阅数及130万名使用者。
今年,全国青年理事会计划将其官方网站转换成互动平台的形式,以便与家长、企业及政府机构互动,网站内容将包括青年对于热门课题的观点、对政策理解的常见误区等。
二、为未来准备就绪
今年,全国青年理事会主办的“亚洲就绪青年计划”(Asia-Ready Exposure Programme),将加强与东盟国家、中国及印度的企业合作,为青年安排线上实习和进行合作的机会,借此让青年了解这些市场强劲的发展需求。
三、提供更多回馈社会的机会
面对疫情安全管理措施的限制,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仍持续提供空间,让青年从事志愿工作及回馈社会,包括帮助乐龄人士掌握数码技能,以及在学校假期带领儿童参加活动。
今年,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将继续协助青年提升技能,以及培训他们成为本地志愿活动的策划员。有志于服务社区的工艺教育学院及理工学院青年领袖,将可在青年志愿团队社区实习计划(Youth Corps Community Internship Programme)下,获得提升自己的机会。他们也将继续与相关机构合作,为想要当义工的青年牵线。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