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0月30日后的返华政策,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方解答来了~

2021-10-28     于晏     11070

根据此前通知,10月30日(星期六)当日及以后赴华航班旅客需在行前3日及2日内分别做一次核酸和一次核酸、血清双检测,并填报《健康防护监测及承诺书》。

提醒

大使馆再次提醒,乘坐10月30日航班的旅客,需在10月27日(星期三)开始进行相关检测。在取得所有检测报告后,应随填妥的《健康防护监测和承诺书》及其他相关材料通过健康码申请系统上传申请赴华健康码。

大使馆同时提醒,为了您及其他旅客的健康安全,如您系新冠肺炎曾确诊人员,应尽早主动联系使馆报备个人信息,履行健康排查流程后再安排赴华行程。密接人员应主动申报并在排除风险后再赴华。谎报、瞒报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有关新政策具体要求请参阅使馆通知:http://www.chinaembassy.org.sg/chn/lsfw/26511/t1916442.htm

常见问题集中答复

一、如何理解行前3天的核酸检测和行前2天的核酸、血清双检测要“交叉进行”?如何选择检测机构?

01

(一)“交叉检测”指选择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两次检测,以尽量减少检测的不准确性。

除了交叉检测要求,使馆要求检测中至少有一次是在莱佛士医疗集团诊所或百汇(Parkway)医疗集团合作诊所进行。

所以,两次检测可以选择一次在莱佛士诊所,一次在百汇合作诊所进行;或选择一次在莱佛士诊所或百汇合作诊所进行,另一次在其他检测机构合作的诊所进行。

请注意,在莱佛士旗下不同诊所检测不符合“交叉检测”要求。

百汇合作诊所较多,检测虽在不同诊所,但如诊所合作的都是百汇检测实验室,这样也不符合“交叉检测”要求,请旅客在选择时候要问清楚。

02

(二)请注意,两次检测都要求诊所出具显示个人信息、检测结果及可验证二维码的统一格式检测证明。

03

(三)部分诊所的预约方式见第五项。

关于10月30日后的返华政策,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方解答来了~

关于10月30日后的返华政策,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方解答来了~

二、关于《健康防护监测和承诺书》

01

(一)在哪里下载,去哪里上传?

可在使馆网站-领事服务-表格下载中下载(下载连结见文末),填写表格需要旅客亲笔签名。

申请健康码时,应在健康码申请系统中与“疫苗接种证明”、“机票与居留证明”等材料一并上传。

02

(二)如何理解“30天内有无与确诊患者接触史”和“应在与确诊人员脱离接触18天后再赴华”?

1、与确诊人员有接触的,最早可乘坐脱离接触18天后的航班赴华。

比如,10月1日发现自己的同事确诊且有接触,应立即脱离接触(此后不再有接触)并观察自身健康状况,无异常的,最早可预订10月19日的航班赴华。

2、如果同套房屋的人员(比如同住的家人、劳工集体宿舍中同一个房间内的工友等)确诊后居家康复,赴华人员和确诊人员继续在同套房间住宿生活的,不属于脱离密切接触情况。应待同屋确诊人员康复当日起算,再等1个月后赴华。

3、如果同住人员外出隔离治疗,康复即回到住处与您同住,则您应其康复后满30天再赴华。

03

(三)如何理解“行前14天内避免非必要外出,避免聚餐、聚会、外出务工等高风险活动。”

赴华前14天,应避免除行前检测以外的其他非必要外出。

结合近期在新同胞染疫及国内输入病例情况,使馆建议拟回国人员应提前14天进行闭环管理,避免外出聚会、聚餐及外出工作等活动,关注自身及同宿舍人员身体状况,切实做好行前个人健康管理。

04

(四)从其他国家来新加坡中转回国的,在新加坡停留时间不足7天,如何填写《健康防护监测和承诺书》?

根据目前政策,无赴华直航国家人员可来新转机赴华,来新中转赴华应提前向始发地中国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入境新加坡后按我馆相关要求进行检测,申请健康码回国。无论在新停留多久,应按要求做好行前健康管理,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健康防护监测和承诺书》。

关于10月30日后的返华政策,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方解答来了~

05

(五)是否需要申报中国港澳台旅行史?

港澳台旅行史均属中国旅行史范畴,无需申报。

06

(六)30天内其他国家旅行史是否会影响我赴华行程?

长居新加坡人员赴华前尽量避免外出旅行,不同国家旅行史有7-28天不等的健康观察期。

如在30日内有其他国家旅行史,建议先向使馆了解健康观察期要求,再安排赴华行程。无直航国家人员来新转机按相关要求进行。

07

(七)快速抗原测试(ART)检测阳性,之后又进行了核酸检测为阴性,是否需要申报?

无论您最终是否确诊,只要表格中所列的核酸、ART或血清(非疫苗接种原因)检测有阳性记录,均应申报,使馆工作人员有可能联系您了解有关具体情况。

三、双检测中对血清检测种类如何选择?

02

(一)选择血清IgM检测情形

1、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接种;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