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70%的打工人:2021是有生以來壓力最大的一年!

2021-10-29

萬事通說

近七成新加坡人認為:今年是工作壓力最大的一年!

一直以來,新加坡人都以勤勞工作而出名,說的再嚴重一些就是「工作狂」。

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像一塊巨石,投入了新加坡打工人的河流之中,打亂了他們的生活節奏。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想恢復正軌、有人想變換渠道……但共同的一點就是,疫情確確實實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甚至未來。

疫情讓大家的工作模式有了全新的變化,也給更多的新加坡人帶來了影響。而最近一項新的調查顯示,近7成的新加坡人認為,2021年是工作壓力最大的一年。

居家辦公

工作、休息模糊了界限

在今年7~8月期間,全球大型科技公司甲骨文(Oracle),對新加坡超過1000位員工、經理和人力資源領袖進行了年度調查。

甲骨文亞太區人力資本管理雲應用策略負責人卡納表示,68%的受訪者認為,今年是他們工作壓力最大的一年。他們大多數在居家辦公,但家裡與辦公的環境氛圍不同,他們需要一直守在電腦前,要比在辦公室工作的時間更長。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除了工作,大家還能偶爾放鬆一下,和同事開個玩笑、說說話,調劑一下心情。中午時外出吃飯,稍作休息,為下午的工作帶來充沛的動力。

但居家辦公時,大家通常就是早晨打開電腦,一坐就是一整天,中途少有時間休息,模糊了工作與休息的界限。

一般來說,居家辦公的效率是不如在辦公室工作的。但老闆總是要求員工在家也要保持高效率工作,甚至還有的老闆認為:都不讓你來公司了,在家不更應該效率高嗎?!這也無形中給打工族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影響到了他們的心理健康。

想像中的居家辦公

實際上的居家辦公

58%人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過半的人失去了對未來的掌控

這場疫情給大家帶來的影響太大了,不只是工作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根據甲骨文公司的調查,有77%受訪者認為公司比疫情前更注重員工的心理健康,顯然老闆也擔心員工一直在家工作會被「逼瘋」。

58%受訪者表示,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比去年更嚴重。26%的人更是坦言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已經惡化。

除了心理上的壓力,疫情帶來的社會影響,也讓新加坡超過一半的人對自己失去了掌控。

據悉,在受到調查的人群中,有33%的人在經濟方面出狀況,29%的人則缺乏職業動力。

而有超過50%的人認為,自己失去了對未來、人生以及財務的掌控,不知該如何是好。

為了更多的職業機會

過半的人願意付出代價

在調查中也發現,這次的疫情給大家帶來的不只有壓力,還有著改變。

這次調查中,93%的新加坡民眾對於老闆的支持並不滿意。其中有43%的新加坡民眾想要尋找更多的學習和技能發展機會,37%的人希望嘗試新的職位,或者讓職位更具靈活性,比如遠程辦公。

而當調查人員詢問他們關於2022年的職業追求時,過半數的人願意放棄一些東西,以尋求更多的職業機會。其中,62%願意放棄靈活的工作安排,57%願意放棄假期時間,53%願意放棄花紅,49%則願意放棄一部分的薪水。

卡納就說,「相比較追求金錢上的成功,更多人在疫情期間想要追求更有意義的工作。」

新的工作衡量

更多的考慮工作與生活、

心理健康和職業靈活性

2019年,新加坡國家人口及人才署進行的工作生活和諧調查中,僅45%新加坡人能做到家庭、事業和個人同時兼顧。

也許正是因為疫情的危機給大家帶來了壓力,讓93%受訪者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改變了對於成功的看法。

新加坡人不再單純的追求工作、金錢等物質上的成功,而是更多的開始關注心理、精神層面的追求。

更多的人開始追求:

  •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 心理健康

  • 職場的靈活性

在這次甲骨文公司的調查中,46%受訪者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為優先,42%看重心理健康,41%則看重職場靈活性。

通心粉們又是怎麼考慮的呢?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 The End -

熱乾貨:全面的留學移民政策

冷知識:有趣的奇葩百態獅城

新鮮事:及時的坡島熱門新聞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7463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106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牛車水熟食中心爆衝突!男子在嬰兒旁吸煙遭勸阻後動怒,燙傷食客手指!
  • 新加坡大選,執政黨狂勝,有些人連褲衩都輸掉了......
  • 快撿漏!運到美國的貨,轉到新加坡了
  • 【GE2025】一對新人敬茶前先投票
  • 事關所有人!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多項預警!一大波補貼馬上發給所有人~
  • 👨‍🦳 新加坡世界人均壽命最長,世界上第六個藍區💙5大原因告訴你新加坡人為什麼長壽!
  • 【重磅】新加坡大選結果:人民行動黨大獲全勝,黃循財獲"明確而強大的執政授權"!
  • 注意!投票日兩大陸路關卡嚴重擁堵,通關時間超5小時
  • 尚達曼:大選真正的贏家是新加坡,最好年代還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