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兒提示:閱讀本文約3.5分鐘!
昨天(19日),新加坡新增1萬零244起2019冠狀病毒確診病例,連續五天維持五位數,累計病例破百萬,達到100萬7158起。
新增本土病例當中,有2190起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呈陽病例和7912起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病例。
輸入型病例則有142起,PCR呈陽病例和ART呈陽病例分別有51起和91起。
新增病例當中有8003起是通過ART檢測發現的低風險病例,占總數的78.12%。
至於每周感染增長率則維持在0.7。
(圖:來源自網絡)
死亡人數本月6日以來最低
再有三人死於2019冠狀病毒併發症,是本月6日以來最低的數據,死亡病例累計1194起;仍有27人在加護病房,整體住院人數保持下跌趨勢。
整體住院人數共1130人;普通病房有127人需要氧氣供給。
過去一天,共有1萬1536人出院。
在過去28天的43萬5235起確診病例當中,99.7%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2%需要氧氣供給,0.04%住進加護病房,0.05%病逝。
截至18日,已有92%人口完成疫苗接種,70%已接種追加劑。
(圖:來源自網絡)
更多宿舍客工能外出活動
時隔近兩年,新加坡首次讓多達三萬名宿舍客工在周末申請外出。
客工重返社區活動計劃星期二進一步擴大後,直至星期五的周日外出時段仍有空額。
(圖:來源自網絡)
2019冠狀病毒疫苗群組創辦人確診
新加坡反2019冠狀病毒疫苗群組「Healing the Divide」創辦人Iris Koh日前確診,她表示自己的症狀輕微,堅定自己不打疫苗的立場,並稱自然受感染後或終身免疫。但是,研究顯示事實並非如此。
Iris Koh在Facebook貼文說,「很高興」自己跟確診的丈夫共處多日之後,也「終於」檢測呈陽。
她說,自己除了發燒一天和喉嚨痛了幾天外,嗅覺和味覺如常,狀態還可以。
她寫道:「不只是打了疫苗才會症狀較輕微。我敢說那些沒打疫苗的人也有輕微症狀。」
(圖:來源自網絡)
她說,既然情況不嚴重,不認同為什麼要冒著承受超過1000種副作用的風險去打疫苗,並表示將繼續觀察和平衡現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她也在留言處寫道,由於她是「自然」受感染的,她相信自己可能終身免疫。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官網的文章,人們可以通過受感染或接種疫苗來產生免疫力。不過,根據多項研究,無論受感染與否,人們都應該接種疫苗。
文章提到,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即使感染了冠病,人們也應該接種疫苗,這能極大增強免疫力,降低再度受感染的風險。另一項CDC研究也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確診者沒有因受感染而產生明顯的自然免疫力。
另一項刊登在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網站的研究指出,確診者如果康復後未接種,再度染病的幾率比確診後接種者高出超過兩倍。
(圖:來源自網絡)
中國放寬管控輕症不必去醫院
中國官方本周也推出新版冠病診療方案,其中規定對輕型病例只實行集中隔離管理,不再要求到定點醫院集中治療;調整出院的核酸檢測判斷標準;出院後可直接進行居家健康監測,時間由14天縮短為七天。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官員強調,推出新版冠病診療方案,不意味著防控政策放鬆,各地仍要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圖:來源自網絡)
我是海羊,每天記錄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溫度、有高度、有時度的趣談,關注我,隨時了解新加坡靠譜的當地乾貨!
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