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真的是把整洁干净,高效素质以及严厉法制体现得淋漓尽致,也难怪新加坡会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旅游国家之一。
02 万花丛中一点“红”
像新加坡这样一个整洁,高效,又有素质的国家,大家很难想像到在这里会有一个和国家整体风貌格格不入的红灯区存在,而且是合法存在,它就是位于芽笼的2-30的双号巷子。
虽然红灯区在新加坡合法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行的从业者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政府允许红灯区合法的初衷只是为了方便管理控制,因此芽笼地区从业者的门槛是相对比较高的,管理手段也非常严格。
“性交易”最大的隐患无非就是安全健康问题,因此凡是从事此行业的女人上岗之前都必须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身体检查,只有体检合格才可以拿到官方承认的“黄卡”工作证。
可拿到这个证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所以从业者们必须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身体,随时更新自己的健康状况。
只要是检查出了任何疾病,那这个人就必须停止工作,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而且从业者们所持的黄卡也是有时效的,只有短短的两年,到期之后是不可以续签的。
同时还规定外籍从业者不可以和新加坡当地人结婚,从业者所有的收入都要和其他职业一样正常纳税。
为了更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芽笼的红灯区还有着高低档之分,高档区的房子都是很别致的,基本每个房子都会带一个小别院,上面还挂着鲜艳的红灯笼,门前则站着妖娆的接客女郎。
如果门前的灯灭了,而屋里的灯是亮的,那么就代表着屋里的人正在接客。
不过这样的服务模式普遍只存在于高档区,而一些低档区指的就是那些路边的各种小商店,里面充满着形形色色的女人,大家晚上聚在一起,百无聊赖地等待着客人的来临。
值得一提的是,低档区里面的门是不可以随便乱开的,尤其是门上面挂着白色毛巾的,贸然闯入是会打扰别人好事的。
经营妓院虽然是被政府合法允许的,但是为了避免影响市容市貌,街上公然拉客的行为是断断不可以的。
可总有些人会为了利益做出一些法律允许范围之外的事情,所以在红灯区附近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巡街的警察,他们主要职责就是抓这些公然拉客的人。
虽然新加坡红灯区“性交易”明文合法,但是因为有着诸多规定和限制,所以很多人为了避免麻烦也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冒险选择当起了非法无证的“流莺”。
新加坡对于这些非法无证从业者的打击非常严格,曾经一年期间就抓获了上千人。
芽笼因为有着亚洲唯一合法的红灯区,所以大家对芽笼的印象也几乎只停留在这一点上,可实际上的芽笼却是一个文化性非常复杂的地方。
这里靠近新加坡金融中心却保留了非常浓厚的原始风情,这里有高耸明亮的办公楼,也有上个世纪留下来的彩色农民房,还有各种各样的路边特色小吃店。
在各类美食当中当属芽笼的田鸡粥最著名,这道菜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很讲究,粥所使用的米必须是泰国的香米,整个熬粥的过程大概历时4个小时之久,中间还要不停搅动,让米熟而不黏。
田鸡和粥都上来之后一定要把田鸡均匀盖在白粥上面,然后充分搅拌后再食用,这下白粥的香味就会和田鸡的味汁充分混合在一起,让人一口下去流连忘返。
除了大快朵颐的美食以外,最让人震惊的是芽笼这里竟然寺庙林立,基本每走几步就会看见一个。
一个地方有寺庙存在本来其实并不足为奇,可这里是红灯区啊,一边是庄严肃穆的寺庙,一边是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这场面看上去怎么都让人觉得违和得很。
每当看到清心寡欲的道士僧人和花枝招展的性工作者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的时候,都不免得让人觉得趣味十足。
芽笼确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这里历史和现代气息共存,这里庄重和诱惑欲望并生。
03 夹缝里求生?
或许如果不是因为新加坡那森严而不容侵犯的法律大家也不会觉得红灯区的存在如此的扎眼。
要知道新加坡直到现在甚至还保留着古老的鞭刑,也就是说新加坡在某些方面上还是很保守的。
其实新加坡之所以赋予芽笼合法红灯区权利和新加坡独特的发展史是分不开的,本质上这也是新加坡迫于现实情况的无奈之举。
我们都知道新加坡最初是作为港口城市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在发展初期的新加坡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一无所有的淘金者,也有高瞻远瞩的企业家,总之绝大多数都是男性群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