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抗體能維持多久? 專家解析二度確診原因

2022-03-26

大馬近日新冠疫情確診數字高居不下,但在官方宣布把新冠肺炎大流行(Pandemic)進入到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的過渡階段後,民眾也逐漸開始適應」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坊間也有人認為若確診後,短期內會產生病毒抗體,無需過於擔心再度染疫。

不過,近來也有網民分享在一個月內二度確診的消息,使不少人開始疑惑,從新冠肺炎痊癒後有可能在短時間內二度確診冠病嗎?確診後所產生的冠病抗體究竟能在體內逗留多久呢?

對此,《亞視新聞東南亞》專訪了博特拉大學(UPM)醫學與健康科學院病毒學徐慧儀博士,及大馬醫藥公會柔佛會長葉昌祖醫生,以解答關於二度確診的相關疑惑。

短時間內二度確診有可能嗎? 葉醫生表示,在短時間內兩度確診新冠肺炎並非不可能的情況。他認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因為確診者感染了不同種類的冠病毒株。

「可能他第一次感染了奧米克戎(Omicron),第二次感染了德爾塔(Delta),所以在短時間內確診兩次是有可能的。」

而徐博士則指出了兩個可能性,其中一個就是確診者體內的抗體較少。她表示,有的人即使接種了加強針,或是剛剛從冠病中康復,但抗體還是有可能非常少,也可能消失得非常快,因此冠病抗體能過維持在體內多長時間因人而異。

專家們都認為,短時間內確診兩次極有可能是感染到不同的冠病毒株。(圖:Unsplash) 另外,徐博士指出,短時間內兩度確診也有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新冠病毒並未完全消失。她表示在病毒學裡,有些病毒是會躲開免疫細胞而藏在細胞里慢慢複製,因此當確診者的免疫力下降後,病毒會快速地複製進而感染其他細胞,從而引起強大的免疫反應後造成症狀出現。

「可能他的身體當時出現了一些狀況,例如他在壓力之下工作、睡眠不足等行為造成患者的免疫力下降,使病毒重新活躍起來,並開始複製後又再出現感染症狀。」

確診后冠病抗體會在體內多久? 葉醫生表示,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抗體通常會維持在人們體內長達90天,但冠病抗體的多寡、維持在體內的時間視個人體質而異。基於目前的數據是在短時間內統計出來的,因此還未出現較為準確的平均值。

他也強調,基於目前的數據是在短時間內統計出來的,因此抗體能夠維持90天的說法較為籠統,也不太準確。不過他相信,未來不久將會出現較為準確的抗體研究資料。

葉醫生表示,冠病抗體能夠維持多長時間因人而異。(圖:Unsplash) 二度確診會比較嚴重嗎? 葉醫生指出,倘若第二次確診與首次確診感染的毒株種類相同,身體會有細胞記憶,因此感染症狀會較為輕微。

「但假設你首次確診所感染的毒株為奧米克戎,第二次確診感染德爾塔,那你就會有感染德爾塔的症狀,我們都知道德爾塔的症狀較為嚴重。」

二度確診有特別需要注意的照顧嗎? 徐博士指出,照料二度確診患者與首次確診患者的方式並無差別,也就是多喝水、多休息、補充所需的維他命素等等。

葉醫生也建議,新冠病患在康復後應該進行冠病後體檢(Post-COVID Assessment),以檢查身體或器官是否有受到傷害。

「這種檢測能夠讓你通過驗血、X光掃描等方式,去檢查你沒有辦法察覺到的冠病後遺症。」

葉醫生建議,染疫後康復的民眾可以去進行冠病後體檢。(圖:Unsplash) 確診人數增多會達成群體免疫嗎? 徐博士指出,自然感染冠病能夠誘發粘膜免疫(Mucosal Immunity),也就是出現在口腔、鼻腔、支氣管、眼睛等身體部位的免疫系統。基於它分布的身體部位較容易與外界解接觸,因此粘膜免疫能夠再第一時間將病毒消滅,是其中防衛病毒的最前線。

「與施打疫苗所產生的免疫球蛋白G(IgG)相比,粘膜免疫能夠產生較多免疫球蛋白A(IgA),這也對呼吸道起到很大的保護作用。」

隨著大馬新冠確診數字邁向406萬7301宗,已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再加上冠病疫苗高接種率,徐博士認為只要新冠病毒不再變異,並且同時有90%或以上的大馬人已接種疫苗或曾感染過冠病,大馬是有望達到群體免疫的。

+1

2

+1

0

+1

0

+1

0

+1

0

+1

0

面子書 推特 電郵 Telegram


相关文章

  • 疑涉桃色糾紛 泰國男DJ遭爆頭槍殺棄置森林
  • 研究:人們對單個螢幕的注意力從2004年平均2分半鐘 減少到如今的47秒
  • 馬媒:駭客攻擊吉隆坡市政局系統 勒索逾7000萬元
  • 勒沃托比火山八次噴發 印尼將警戒級別調至最高
  • 印尼東部金礦附近發生山洪和土崩 至少六死
  • 越南北部山區因暴雨引發土崩 導致四人死亡
  • 馬國女子轉錯帳 靠「1分錢信息」追回款項
  • 泰男凌晨捕獵青蛙 返家途中疑遭野象襲擊身亡
  • 勒沃托比火山八次噴發 印尼將警戒級別調至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