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新加坡曾經的市場和小販中心,承載著這個城市的溫度!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如果說新加坡哪裡最接地氣,最能見到人間煙火的真實,那必定是巴剎和小販中心。在新加坡又很多有名的巴剎和小販中心,那裡記錄著我們生活的痕跡。
但是在新加坡還有許多不復存在的市場和小販中心,因為城市的變遷已經徹底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今天就跟隨著萬事通的腳步,去那些不為人知的市場、小販中心走走吧!
皇后坊美食中心
皇后坊美食中心是新加坡政府最早的小販中心計劃之一,1973年開業,在其標誌性的藍色屋頂下設有98個攤位。
在這用餐簡直是一種享受,花著吃小販中心的價格,享受的是河畔的用餐氛圍。因為地鐵建設,1983年開始很多攤主搬遷,美食中心在1993年被拆除。
在疫情下,經營了60年關門的福林牛肉麵,就是從這個美食中心起家的。
駁船碼頭小販中心
駁船碼頭小販中心也被稱為「超級小販中心」,因為它位於商業區的黃金地段。它與皇后坊美食中心在同一年開業。那時候,新加坡河上還會有過往的船隻。
吃著著名的炒裸條,看著船上風景,過往的船隻,那是屬於那個年代幸福感。只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這個小販中心就拆除了。
烏節路露天小販
Orchard Central 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原來的烏節路小販中心,白天是停車場,晚上則是熙熙攘攘的露天小販中心。
這個小販中心在1966年開業,如果我們穿越到過去可以在夜空下享用一塊錢新元不到的蘿蔔糕,沙爹等。
1978年烏節路的露天小販中心關門的時候,這裡大多數小販都搬到了 Newton美食中心。2004 年,作為為期一個月的新加坡美食節的一部分,露天美食廣場得到跟大家重新見面了一陣子。現在再去烏節路購物,我們只能選擇商場的美食中心了!
直落亞逸市場
直落亞逸市場是興建於1824年,是新加坡最早的市場之一。隨著城市發展這個地區轉變為商業區,1972年這個市場被改建成為小販中心。
1986年因地鐵工程閉,但維多利亞時代的鑄鐵支架在重建時被拆開並重新組裝。
聯邦大道美食中心
聯邦大道美食中心建於1969年,是新加坡西部最受歡迎的小販中心之一。這個美食中心有80個攤位緊鄰皇后鎮地鐵站,這裡最有名的美食是潮州魚丸面、雞飯和薄餅。
這個美食中心是在2011年關閉的,拆除後,在原址建起來幾座組屋單位。
實里達市場和美食中心
實里達市場和小販中心在1974年開業。2000年,一場大火燒毀了這裡。攤主們被轉移到附近的一個臨時地點,市場花費了70萬新元進行了維修。
2005年,該地區的公寓在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下被拆除,市場很快就不得不關閉。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小型購物中心。
Neo Tiew市場和美食中心
Neo Tiew市場和美食中心建於1979年,位於 Neo Tiew路和Lim Chu Kang 路的交界處。是新加坡僅有的三個鄉村中之一。
這裡在2000年代初期騰空,居民被搬遷至裕廊和蔡厝港組屋。然後它被新加坡武裝部隊士兵接管以進行訓練,現在已經對公眾開放。
另外,這座破舊的建築因鬧鬼而聞名……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探險。
威利路小販中心
威利路小販中心因位於湯森路的中心位置而特別受計程車司機歡迎。
這個小販中心在上世紀70年代的開業,以其蝦麵攤、豬肉粥而聞名。美食愛好者們蜂擁而至,來享受美味。
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關閉後,這裡建成一個五人制足球公園。
禧街美食中心
禧街美食中心位於中央消防局旁,是市區上班族的最愛。於1984 年開業,安置了從瓦洋街、Bugis和牛車水搬遷的街頭小販。美食中心在2000年被拆除。
Rasa新加坡
1978年,新加坡旅遊促進局開設了Rasa Singapura ,向遊客展示新加坡最好的小販美食。700個小販申請那裡的攤位,但最終只有29個被選中。
小販中心位於東陵的主要旅遊區,以其印度美食和沙爹而聞,但是也因為坑遊客臭名昭著,在1989年關閉。
這些曾經的小販中心承載著新加坡的歷史和記憶!在你心中也一定會有最愛的新加坡小販中心,趕緊在留言區說說你心裡的最愛的小販中心美食是什麼?
- The End -
熱乾貨:全面的留學移民政策
冷知識:有趣的奇葩百態獅城
新鮮事:及時的坡島熱門新聞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6881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133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