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長:防疫條例固然須遵守,有時也該用常識去判斷

2022-04-01

我國防疫條例29日起放寬,人們在一些戶外場所可選擇不戴口罩。(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加坡(29日)開始放寬一系列防疫條例。或許只是剛放寬的第一天,人們還在慢慢適應,街道上的情景似乎跟以往沒太大差別。

明明一些戶外場所可以摘下口罩,但大部分國人依舊「罩不離口」。

這不禁讓紅螞蟻想到會不會是「室內」地點比「戶外」多,為了省麻煩,人們乾脆選擇不脫口罩?紅螞蟻最近展開的投票結果就顯示,多數人還是傾向於照樣戴口罩。

衛生部長王乙康(30日)上電台節目接受訪問時,主持人告訴王乙康,他從家裡走到電梯,出了電梯走向車子的兩個路程才拿下口罩,否則會很自然地把口罩戴好,尤其是在電梯內,即便他是獨自乘坐電梯。

王乙康回應說,主持人的做法沒錯,並建議他出門到家樓下取車時,其實也可全程戴著口罩。

「如果你一個人在電梯里,即使戴著口罩也是沒錯的,萬一之前的乘客剛在電梯里打噴嚏呢?」

王乙康上電台節目接受訪問。(取自王乙康面簿)

根據新條例,電梯里屬於「室內」範圍,必須戴上口罩。對此,王乙康指出,其實更重要的是人們必須負責任。

「如今,規矩只是規矩,人們當然得遵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得負責任,了解之所以必須在室內戴口罩,是因為空氣流通不足。」

主持人將部長所謂的「負責任」解讀為「運用常識」。王乙康笑言,這個解釋更為貼切。

有身為家長的聽眾提問:許多孩子都會在遊樂場玩耍,是否會有人數限制?

王乙康說,家長可自行判斷。若覺得遊樂場太擁擠,可把孩子帶到別處。如果能夠接受得了,也可以選擇讓孩子戴著口罩玩耍。

「室內」和「戶外」場所的區分法,確實讓一些公眾霧煞煞。但誠如王乙康所言,抗疫人人有責,合理運用常識就能分辨出應該運用哪些防疫條例,才能最好地保護自己。

套一句老話:規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聯合早報)

王乙康回答主持人下來的提問時也說,隨著防疫條例逐步放寬,他最希望國人謹記一件事:

「記住我們是怎麼走到這裡的……我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為大家都各盡本分,也懂得運用常識。如果人們不願意接種疫苗、不願意戴口罩,這些措施都會沒意義,但在新加坡,絕大多數人都互相幫助。」

配合「解封」首日 王乙康發表首個TikTok短視頻

除了是新條例開始實施的首日,也是王乙康上周加入TikTok行列後,首次發表視頻。他在「處女作」中以衛生部長的身份給大家演示何時可以摘下口罩,而且還跑去醫院採訪醫護人員。

影片一開始,王乙康從辦公室出發,到了樓下走在街上,以及在有遮蓋的五腳基,他都沒戴上口罩,網民看了就能「秒懂」室內和戶外的區分。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視頻截圖)

抵達中峇魯熟食中心後,「因為要進入較封閉的空間,空氣較不流通」,所以王乙康又把口罩戴上才進入用餐。

(視頻截圖)

影片最後,王乙康與中央醫院的一名護士進行簡短訪問。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了解到,急診部每天還是須照料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病患。

醫院依然忙碌,醫護人員過去兩年也非常努力,因此即使無需戴口罩、防疫條例簡化,還是要照顧弱勢群體,比如年長人士或未接種者。這樣一來就能保護醫護人員,讓他們繼續保障國人的安全。」

(視頻截圖)

在這短短1分50秒的短視頻片尾,可以看到王乙康原本淺紫色的上衣,已經被汗水「染」成了深紫色。 部長真是不易當。親自下海拍短片、親自上節目解說,只為了做足教育與宣傳、釋放出重要信息。

大家聽明白了麼?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S Pass沒那麼簡單!持有它,「錢途」是相當可觀的~
  • 新加坡渣打銀行貴賓VIP個人帳戶開戶指南
  • 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迎來十周年慶典
  • 新加坡or日本?一文讀懂你的最佳投資選擇!
  • 乾貨科普 新加坡特色的社區文化
  • 網店在新加坡也要繳稅?別忽視稅務責任
  • 新加坡S Pass沒那麼簡單!持有它,「錢途」是相當可觀的~
  • 牛車水S$12.80自助午餐,打工人狂喜!20道中式菜品讓你瘋狂炫飯🤤只限工作日時段,好省錢啊!
  • 【新加坡保險類型】商業保險介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