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調整37個國家與地區的冠病風險級別,進入新加坡更容易了!

2021-11-08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宣布調整37個國家與地區的冠病風險級別

二、新加坡七天平均社區病例比例降至0.81

三、昨夜通報17起死亡病例,含89歲長者,無基礎病,已接種

四、總體病死率升至0.228%,社區病 死率升至0.363%

五、ICU首 次出現已接種加強針的病危病患

六、ICU和輸氧人數降至430人,ICU占用率69.9%

七、普通病房人數降至1224人,占用率74.2%

八、社區護理中心(方艙)住院降至2萬4133人

今天,新加坡宣布調整37個國家與地區的冠病風險級別。

從11月11日23點59分起,所有來自第二級與第三極風險國家或地區的旅客只需在出發的2天前接受ART(快速抗原檢測),且結果呈陰性,便可入境或過境新加坡轉機。

二級風險級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埃及、以色列、馬爾地夫、卡達、南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14個國家與地區。

三級風險級別:泰國、菲律賓、緬甸、寮國、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斯里蘭卡、巴西等23個國家與地區。

新加坡11月7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1月7日疫情數據。

根據衛生部11月7日通報,新加坡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81,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就出現81起,感染圈看似在縮小。

《新加坡眼》判斷,目前比例降低是因為出現了兩個異常數據,一個是10月27日 (4651起) 出現單日基數異常高,另一個是11月4日是屠妖節假日,檢測少,出現11月5日 (1639起) 的單日基數異常低。

另,11月6日、7日是周末,對7日、8日數據有影響。

過了這幾天,到了明後天 (11月9日、10日) ,如果出現大幅反彈,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要判斷新增病例的增長率,必須較長時間觀察。

以上新增確診數據皆出於衛生部10月11日調整模式之後。

通報17起死亡病例

89歲長者無基礎病,已接種疫苗

新加坡衛生部昨天通報17起死亡病例,年齡介於45歲至89歲,除一人外,皆有基礎病病史。

無基礎病病史的是一名85歲年長者,已完成疫苗接種。

這17起死亡病例,7起發生在11月7日,8起發生在6日,2起發生在5日。

死亡病例的通報之所以出現滯後現象,是因為法醫需要進行屍檢以確定死因。

新加坡已連續48天不間斷通報死亡病例。

以下為過去14天的死亡病例情況,按死亡發生的日期統計:

總體病死率升至0.228%

社區病死率升至0.363%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11月7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1萬8333起確診病例,其中497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22%升至0.228%。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57%升至0.363% (見上圖)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90%升至0.296%;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460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43%升至0.349%,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37%。

本波社區病例的病死率比本波之前低,一個原因是疫苗的保護作用,另一個原因是病程未完全發展。

另,還有個因素必須考慮。衛生部從10月11日調整程序,ART自助檢測陽性但無症狀的,無須接受PCR檢測,也不再計入確診數據。這批人應該相當多,有讀者認為是官方確診數據的一倍以上。既然大量無症狀人員沒有計入統計,確診人數作為分母小了,病死率就相對高了。

希望本波疫情病死率能維持在上一波的病死率以下。究竟如何發展,目前言之尚早。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我們密切關注接下來幾周重症和死亡病例的走勢。

過去28天新增病例輕重症情況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萬零28起 (98.7%) 為無症狀或輕症,686起 (0.8%) 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191起 (0.2%) 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123起 (0.1%) 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累計189人 (0.2%) 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ICU首次出現已接種加強針的病危病患

11月7日當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52人 (4%) ,普通輸氧病例4人 (1%) ,ICU輸氧觀察病例1人 (1%) ,ICU病危插管病例1人 (1%) 。

這是ICU病危病例當中首次出現已接種加強針的病患。

未接種疫苗年長者病死率

是完成接種同齡人的30倍

從數據看來,絕大部分死亡病例屬於這三種情況:有基礎病病史、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六旬以上年長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11月7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每10萬人口當中出現ICU病危插管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七天移動平均數據如下:

ICU插管病危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23.5倍。

死亡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30倍。

ICU和輸氧病例合計430人

據衛生部通報,截至11月7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ICU病危插管有64人,比前一天少10人,按年齡分布如下:

過去14天的ICU重症病例變化情況如下:

ICU重症和輸氧重症住院人數合計430人,比前一天少8人。

輸氧重症合計366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70人,比前一天增5人;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296人,比前一天少4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ICU病床占用率為69.9%

新加坡目前有405個ICU重症病床,64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70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49個;未用病床122個。ICU病床占用率為69.9%。

昨增2553起確診病例

截至11月7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新增確診2553起,累計21萬8333起。

在昨天的新增病例當中,境外輸入5起,本土病例2548起,其中包括客工宿舍病例205起。

昨天新增社區病例按年齡分布如下: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1224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非輸氧病例比前一天少4人,為1224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74.2%。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降至2萬4133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150人,累計1萬1659人;死亡病例新增17起,累計497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2萬4133起,比前一天少378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2776人,累計18萬零390人。

編輯:ABC

— END —


相关文章

  • 乾貨科普 新加坡特色的社區文化
  •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 省錢了!這11樣東西在新加坡竟然比中國便宜,最後一個絕了
  • 新加坡新開的的奢侈品店有多少?全球排第5
  • 省錢了!這11樣東西在新加坡竟然比中國便宜,最後一個絕了
  • 新加坡新開的的奢侈品店有多少?全球排第5
  •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 乾貨科普 新加坡特色的社區文化
  • 網店在新加坡也要繳稅?別忽視稅務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