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黃循財訪美談中國!
萬事通即時新聞
今日疫情數據
新增確診 4718 人
累計確診 116萬7498 人
4月14日晚,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出爐,財政部長黃循財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當選為新加坡下一任總理。
黃循財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於16日出訪美國,會見美國政府官員、參加國際性的會議。
在昨天(18日)出席的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舉辦的2022年宏觀周上表示,全球正進入新的「脫鉤性全球化」時期,將中國排除在世界經濟體系外,只會讓中國發展出以自身規則為基礎的一套平行體系。
新加坡下任總理黃循財:
全球化浪潮減退,進入新的「脫鉤性全球化」
在昨天的會議上,黃循財在面對全球的結構性挑戰時表示,世界全球化的浪潮正在減退,但全球化的趨勢預計不會扭轉。
當前的世界,正在進入新的「脫鉤性全球化」(decoupled globalisation)時期。為應對風險,部分跨國企業已經將生產作業搬回各自的國家。
黃循財也說,脫鉤性全球化會是什麼樣子,目前言之尚早。不過我們必須為因世界政治分化而出現的世界經濟分化的局面做好準備。
黃循財擔心脫鉤的趨勢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發展中國家可能會更難和先進世界接軌。
將中國排擠在世界經濟體系外
只會讓中國發展出自己的體系
當今世界,中國在世界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高。但一直以來,中國都有受到西方的排擠。
特別是這次俄烏戰爭,日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中國需要為俄烏衝突承擔責任」;美國早前甚至放出威脅稱,「如果中國不對俄方採取行動,美國就將對中國採取行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之前也稱中國「有義務敦促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作出讓步」……
黃循財表示,一直將中國排除在世界經濟體系外,只會讓中國發展出以自身規則為基礎的平行體系。
新加坡無法改變中美兩國做法
但可以探討達成更具建設性的經濟關係
黃循財說,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各國都希望雙方能繼續交流,在共同議題上達成合作。
「事實是,中國會有自身的發展,美國沒有能力讓中國變得更像美國。但就算彼此存在差異,美國和中國都有共同關注的議題,包括如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應對大流行,甚至是核不擴散。」
若能找出中美雙方能繼續競爭,卻又能相互依存,在開放的框架里合作尋求互惠互利,整個世界都會更安全和更美好。
對於中美之間的分歧,黃循財表示,像新加坡這樣的小經濟體,無法改變兩國的做法,但可以探討如何設立更具建設性的經濟關係,確保中國在新的全球架構中,能夠扮演更積極、更負責任的角色。
黃循財說:「我們希望打造一個開放和包容的框架,讓所有大國能參與亞洲和亞太的事務。」
黃循財:
"一帶一路"將助推中新合作
早在2017年中國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黃循財就代表新加坡前往北京參加。
黃循財說:「一帶一路倡議很可能是世界上促進區域合作及融合的最大平台,我認為它是對貿易聯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劑強心針。 新加坡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我們願意與中國及其他國家攜手落實一帶一路。 」
黃循財指出,新中企業在攜手拓展第三市場這方面大有作為。 「一帶一路」倡議和東協互聯互通總體規劃之間有協合作用。 我們希望通過該論壇進一步增強合作,促進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黃循財談中國防疫政策,
期待新中探討VTL計劃
2021年底,在應對疫情方面,黃循財表示,「新加坡非常感激中國在新冠抗疫方面給予的許多幫助。 我們希望可以更進一步持續與中方合作, 尤其是在奧密克戎毒株等變種毒株出現的情況下。」
在中國的「動態清零」方針在西方引起喧譁時,黃循財表示,「每一個國家都需要制定屬於自己的抗疫政策和應對方式。因此我很難去評論中國,甚至是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的做法。
我相信中國肯定會繼續不斷再去探討,看什麼是合時宜的,並進行適時的調整。 這不只是中國,我相信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一樣:要不斷做探討和調整,畢竟疫情也在演變。」
黃循財表示新加坡會繼續保持與中方的合作,了解和學習中國的做法。
對於新加坡而言,中國一直以來都是疫情低風險國家,中國大陸遊客來新不需要隔離。
黃循財也期望新加坡能與中國就VTL計劃展開探索。
現任總理李顯龍,
中國崛起不可阻擋,期待中美合作
日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美。針對美國的多加責難,李顯龍「力挺」中國:「我認為太平洋區域(本區域)比美國更尊重中國的做法」 ,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李總理指出,新加坡不是美國的盟友,而是美國唯一的「主要安全合作夥伴」,這是專屬於新加坡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這並不表示新加坡會參與美國涉略的戰爭。
他表示,新加坡希望中國參與本區域事務,但不希望中國是區域國家唯一的夥伴,而是希望美國和歐洲國家也能參與,互惠共贏。
對此,李顯龍曾說過:中國崛起是不可阻擋的,美國需接受認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
中美的任何衝突都將是「災難性」的
去年12月, 新加坡前總理,現任的名譽高級部長吳作棟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任何衝突都將是「災難性的」,特別是對亞洲而言 ,因為它將破壞該地區的人民為了實現和平與繁榮做出的努力。
在吳作棟看來 ,雖然中美兩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有合作,但這不代表中美兩國完全信任對方, 中美之間缺少的的仍舊是相互之間的信任。
吳作棟表示,美國的意識形態,是在全球各國推進民主、捍衛人權。但這在中國看來,就是美國為了遏制其成長的戰略。
由於中美之間長期的不信任, 中國的持續發展,就會引來美國採取行動、召集盟友,以應對中國的「威脅」。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
55年前就預言中美關係改變
55年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早就預見到中美關係將發展到今天的局面,他早就看得透透的。
中國變得繁榮,新加坡將更加安全,新加坡希望同中美有更多的合作。
李光耀還做出了以下幾點預言:
-21世紀後半期,中國將與美國共享世界的主導權;
-美國視中國的態度也發生轉變,從對手變為夥伴;
-中國也應該肩負更多的國際責任;
-中國在未來二三十年內仍將追趕美國;
-而中國一旦追上美國,中國也應該按照世界規則來持續下去;
如今來看,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預見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對此,通心粉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The End -
熱乾貨:全面的留學移民政策
冷知識:有趣的奇葩百態獅城
新鮮事:及時的坡島熱門新聞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6687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141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