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看,条件可以说相当严苛,除了要满足投资条件外,还得在新加坡待足一定的时间,或者聘请足够的本地员工,为新加坡的经济做更多贡献。
示意图,图源:Asia Briefing
但是,这个计划在近两年来,似乎没有变动,门槛并未提高,依旧还是250万新币。
因此,中国网络上流传的“投资门槛提高到1亿人民币”,并不属于“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的范畴。
但是,除了EDB旗下的这个计划外,确实还有另外一个途径可以“曲线救国”,让投资者最终达到移民新加坡的目的。
这就是新加坡金管局(MAS)旗下,还有一项针对资产管理行业尤其是家族办公室的基金免税计划——13O和13U。
而所谓的投资门槛调整,正是来源于计划。从今年4月18日起,向MAS提交的所有由家族办公室直接管理或建议的基金申请,在新加坡所得税法令的13O计划下,申请设立家族办公室的资产管理规模,至少要达到1000万新币。
政府给予了两年宽限期。两年内,参与这个计划的人必须承诺增加到2000万新币。
正是所谓一亿人民币的来源。
参与13O及13U计划的最新条件,来源:MAS
而在这之前,新加坡金管局似乎对13O计划,并无最低资产管理规模要求,但一般认为是500万新币,13U计划的门槛则是5000万新币。
13O计划下家族办公室运作模式
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其实新加坡当局,从来没有将参与13O及13U计划,和移民计划划上等号。
当然,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的申请人,目前也确实可以通过上述计划,先申请就业准证(EP),再通过转换永久居民(PR)的方式“移民”新加坡。
所以,从这点上看,新加坡“投资移民门槛提高”,又似乎不算一个完全错误的伪命题。
只是,从EP到PR的门槛,和技术移民者是不是一致,官方并没有说,就只能留下一堆疑问,供人揣摩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