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本地人開始跑馬國找」便宜油「的嗎?
其實這是要追回1985年,一名來自新加坡的家庭主婦Madam Chen到柔佛旅行。
她當時引用一句話說「購物兼補汽油之旅」。
在去新山或旅途當中,很不幸的遇到了四名男子來搶劫,也被拿走了數百元。
但在那年代很正常,在1985 年新加坡人在柔佛州被搶劫的報道急劇增加。
這主要是柔佛汽油便宜,物價便宜,而新加坡人前往打油數量也大幅增加。
令吉和美元
1981年3月,有人擔心令吉兌新加坡元貶值。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出面向人們保證,令吉仍然堅挺。
當時的價格是 1.0993 令吉,S$ 1 新元。在1980年9月,匯率為 1 令吉至 S$1 新元。
一個月後,S$1 換 1.108 令吉。
1988 年,S$1 匯率約為 1.34 令吉。
汽油
不過,其實本地人大規模跋涉前往柔佛的時間並不是在 1981 年開始。
但當然,當時那年代也不會有人帶千斤頂到新山打油。
1985年
這一年是 1985 年,新加坡經歷獨立後的第一次經濟衰退,一家名為Sheng Shiong的小型超市在宏茂橋設立。
馬幣也開始受到了傷害,即使那年新加坡元也相當不好。
汽油價格也開始真正看到一些曙光。
新加坡的優質汽油每升 S$1.51 新元,而柔佛州的售價為 S$1.06 新。
一罐 40 升的汽油可節省 S$18 新元,比 1983 年節省兩倍多。
四分之三規則
其實油桶四分之三不是突然出現的。在1989年時,半桶油桶規則已經實施了。
想開車去柔佛?必須確保車子至少要有至少半桶汽油的。
根據新法律,駕車者將面臨最高 S$500 新元的罰款。
篡改汽油表的人將被處以高達 S$5,000 新或更重罰款。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