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報道主要內容:
一、新加坡本土確診病例止跌為升,為八周以來的單日新高
二、昨通報1起新增死亡,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5%
三、ICU重症降至9人,ICU病房占用率為2.6%
四、輸氧病患大增至於39人,普通型病患增至234人
不出所料
新加坡本土病例止跌回升
4月23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本土病例七天移動增長率自前一天的0.93升至1.04,連續七天升高,並且是自3月1日以來,首次破1.0。
七天移動平均增長率1.04,意味著前一階段七天出現100起,本階段七天則出現104起。
早在4月6日,《新加坡眼》刊文判斷,本波將很可能觸底反彈。
在後繼的多次報道中,《新加坡眼》判斷,病例增長率會逐步向1.0回升,至少止跌回平,更有可能止跌回升。
確診病例人數止跌回升,完全是意料中事。
做出這個判斷的主要原因是,新加坡自三月下旬以來陸續開放,很多正常活動陸續恢復。
例如,3月21日起,恢復千人以上學生活動,包括校際運動會和各種比賽;3月29日起,恢復十人堂食和大型活動和宴會;4月19日起,開放KTV、迪廳、夜店。
到了後天 (4月26日) ,新加坡將取消目前的絕大部分限制,除了室內戴口罩等基本防護。
不得不說,一直到4月23日才止跌回升,已經算是慢了。原本,我們預測在四月中旬就回升了。
新加坡衛生部多次指出,只有到指定檢測中心做的ART抗原檢測陽性才計入統計;大量自測陽性病例未計入確診,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因此,確診數據並不能反映疫情全面。當局制定政策考慮的不是感染人數,而是重症和死亡,以及醫療資源是否有擠兌風險。
病例增長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保持醫療資源不擠兌,保持經濟與健康、民生與生命之間的平衡。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也有人說: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尊嚴故,兩者皆可拋!
還有一位經典人物曾經說:自由誠可貴,面子價更高;若為性命故,二者皆可拋!
新加坡4月23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4月23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2709起,含本土2630起、境外輸入79起,累計118萬零124起,破118萬起。
在新增本土病例當中,本地社區病例2627起,客工宿舍病例3起。
客工宿舍累計8萬4284起,陽性率26.09%;本地社區累計106萬4006起,陽性率19.77%;總體陽性率20.69%。
過去28天,新加坡一共出現11萬3530起確診病例,其中99.7%為無症狀/輕症,0.2%需要普通輸氧,0.03%屬於ICU重症,0.04%死亡。
在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342人 (11%) ,ART抗原檢測陽性2682 (90%) 。
考慮到不少ART抗原自測陽性沒有上報,總體陽性率肯定更高。陽性率越高,越接近群體免疫。
昨新增1起死亡病例
為六旬年長者
衛生部昨晚通報新增1起死亡病例,累計1325起,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112%,與前一天同。
昨天通報的新增死亡病例為六旬年長者,病逝於4月23日。
新加坡近期每日死亡人數和年齡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5%,與前一天同。
上述奧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所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截至昨天,新加坡人口疫苗接種覆蓋率和昨天各級病患疫情接種情況如下:
ICU重症病患降至9人
ICU重症病房有9人,比前一天少1人;ICU病房占用率為2.6%。
按病情分,ICU輸氧觀察2人 (-1) ,病危插管7人 (=)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年齡分,七旬或以上4人 (+1) ,六旬4人 (-1) ,40歲至59歲中年人1人 (-1) 。
普通輸氧病患大增至39人
普通住院病患大增至234人
普通輸氧病患有39人,比前一天大增15人。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隔離病房的普通型病患234人,比前一天大增23人。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境外輸入病例79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79起,累計3萬1834起。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半年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一兩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 END —
編輯:ABC
即時匯率請查看
今日匯率1新幣= 4.742 人民幣(*截稿前)
在新加坡儘量使用微信支付,人民幣消費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