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the business time)
父亲是个工程师还是来自海南的移民,妈妈是个小学老师,并非大富大贵之家。
而黄循财部长自己本身小学就读于邻里学校,也并非毕业于顶尖的中学,上到大学后,靠自己勤奋努力攻读了更高的学位。
跟普通人比他是精英,但是跟内阁成员相比他的学校不是最拔尖的那个。
他被选择成为总理接班人,是内阁同僚的投票选择,恰恰说明新加坡“任人唯贤”。
而且新加坡发展到现在早已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精英在治国。
(图源:todayonline)
2010年李光耀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专访,谈到对新加坡前途的期许时,他认为新加坡必须确保所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能继续运作。
他希望今后的决策者:
熟知政府的运作、以廉洁为本、强调政绩,并以民众的利益为决策依归,而非以私利为出发点。
李光耀当时再次强调,一旦治理不当,新加坡很可能由成功走向失败,一切打回原形。
小国生存之道不同于大国,新加坡在有限的资源里创造奇迹了。
除了以上提到的,新加坡不管是政治不选边站、重度吸引外资,还是疫情中加快开放、强调国际经济地位……
所做的一切事情归根结底就是要“生存”。
实用主义是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让国家繁荣,把本国国民照顾好,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富足和体面的生活。
一些文章善于偷换文字概念,新加坡的中立立场被称为“骑墙” ;崇尚精英教育和精英治国,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普通上班族工作,被称为“韭菜”。
对于外来者来说,如果你是个“精英”制度不会将你埋没,新加坡每年各行各业都引进大量外来人才。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在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下压力不大地工作挣钱、舒服地生儿育女,也是很多老百姓的追求。
这样也叫“割韭菜”的话,那么请问在哪里才能不被割韭菜呢?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