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全球動態,不少國家對於新冠的態度,都到達了一個新高度: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雖然還在大流行期間,但不少人已經開始回到疫前生活,重新計劃跨國旅遊。
然而,在這種趨勢下。
新冠又出招了。
今天,新加坡官方宣布確診2例新冠變異株BA.2.12.1病例。這毒讓紐約疫情復燃,如今變成主導變異株。
如今卻來到了新加坡。
圖源:8視界
此外,除了新冠以外。最近多國還爆發不明原因的兒童肝炎,據張文宏最新發聲,竟然猜測疑似新傳染病。
不說新冠變異株跟不明兒童肝炎,現在還有沙門菌、骨痛熱......
病毒一種接一種蹦躂,讓人忍不住懷疑,現在的世界真的安全嗎?
今天咱們一一看下各毒情況。
1)BA.2.12.1變異株
新加坡2起,讓美國疫情復燃
今天一早,新加坡官方通報了2起「不尋常」病例。
他們感染的BA.2.12.1,也是奧密克戎的變異株,兩人已經在自我隔離中。
衛生部特彆強調,它並沒有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須關切或監測的新冠變異株當中。
而本地的這兩起病例,是衛生部是通過基因測序發現的。
新加坡還有沒有,有多少,是早就有了,還是剛剛出現,這些問題還不清楚。
不過衛生部也特別說明,BA.2.12.1相比之前的變異毒株,沒有引起更嚴重疾病的跡象。
意思就是這個變異株可能也只是小意思。
但這就是令人困惑的地方。
當地時間4月22日,美疾控中心CDC發布周報,重點關注了BA.2.12.1。
這個毒株,有逐步發展成美國的主要流行毒株的趨勢。
在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乃狄克州,奧密克戎BA.2.12.1變異毒株已經占了新增新冠病例的52.3%。
據媒體形容,BA.2.12.1正在讓紐約州、新澤西州的疫情復燃。
就美疾控已掌握的信息,BA.2.12.1的傳播速度比其他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更快。
原因就在於BA.2.12.1的刺突蛋白上L452Q點位有突變,刺突蛋白相當於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
這個突變,德爾塔有,奧密克戎原始毒株沒有,現在奧密克戎亞型BA.2.12.1又有。
所以看起來,德爾塔跟奧密克戎又在命運重合。
那麼具備傳播快特性,BA.2.12.1會不會更容易重症?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暫未。
*全球足跡:除了美國跟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以色列、丹麥、奧地利等都有。
2)不明兒童急性肝炎
新加坡暫無,全球至少12國出現
現在,越來越多兒童陸續出現不明原因的重症急性肝炎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現在全球已有12個國家通報出現至少169起不明原因的兒童肝炎病例。
甚至還有兒童病例因此死亡,沒有完全統計的情況下,至少1起。
圖源:海峽時報
26日,歐洲疾控中心通報全球有超190例確診病例。
截至22日,發現169例。包括英國114例,西班牙13例,以色列12例,美國9例,丹麥6例,愛爾蘭少於5例,荷蘭4例,義大利4例,挪威2例,法國2例,羅馬尼亞1例,比利時1例。
這些兒童患者年齡從1個月大到16歲都有,其中17人因病情太嚴重,進行了肝臟移植。
另至少74個病例,被發現帶有腺病毒,是常見的感冒病毒。
有20人檢測到新冠病毒;
19人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和腺病毒。
早在4月6日,蘇格蘭最先報道當地有10例兒童肝炎病例,症狀包括黃疸、腹瀉等。
英國10歲以下兒童發病居多,表現為轉氨酶顯著升高的急性肝炎,通常伴有黃疸,有時還會出現胃腸道症狀。
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兒童肝炎發病案例。多為6歲以下,出現胃腸道疾病症狀和不同程度的肝損傷、肝衰竭,檢測腺病毒陽性,2人需肝移植。
此後,愛爾蘭、西班牙相繼報告。
圖源:cnn
這個現象,現在已經引起廣泛關注。
其中,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專家Graham Cooke認為,兒童不明原因肝炎,可能跟這兩點有關:
1)對新冠病毒感染帶來的罕見延遲反應。
2)與疫情相關的長期封鎖限制解除後,被另一種病原體感染。
目前,新加坡並沒有報告出現類似的兒童炎症病患。
到底是不是新冠病毒的延後反應,也不知道。
但因為越來越多兒童患者出現,英國家庭醫生已經被要求需留意16歲以下兒童出現肝炎症狀。
如皮膚黃疸、尿液或糞便變色、皮膚發癢、發燒、噁心和腹痛等。
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特別對這一情況發表以下看法:
1)不排除新發傳染病的可能性
「不明原因肝炎病例每年都有發生,往往指已知肝炎病毒或者已知病因所致的肝損傷,這在兒童中並不罕見。但是此次世衛組織關注的不明原因肝炎具備了聚集性發病的特點,並且發病率超出了往年。這種情況下,考慮有傳染病發生的風險是情理之中。」
2)兒童突然接觸新冠,產生嚴重免疫損傷
「目前發現與腺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是腺病毒感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會引起肺炎或者腹瀉,為什麼今年有這麼多病例發生重症肝炎,而且只在兒童中發生呢?目前推測是長時間的新冠隔離,兒童長時間沒有接觸過這種病毒,突然接觸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免疫損傷有關,這種猜測與新發傳染病在疾病暴發的早期往往比較重的現象是一致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3)新傳染病可能性不高,但需警惕
「如果是長時間的新冠隔離造成,而不是以前未發現的新病毒所致,則這次不明原因肝炎的後續影響效應會逐漸衰退,但是我們還需要對未知的病原體保持警惕,即便發生這種新發傳染病大流行的機率並不高。此外,隨著認識在不斷加深,目前確診病例的定義也在不斷更新中。」
綜上,不名兒童肝炎是現下讓醫學界尤其關注的一種。
多數兒童在發病前1周,身體都是十分健康的。
3)沙門氏菌
健達巧克力,11國通報151起
世衛通報,目前已發現11個歐美國家出現151起沙門氏菌感染病例。
病因懷疑是因為吃了健達(Kinder)巧克力而感染沙門氏菌(Salmonella)。
截至4月25日,各國感染情況如下:
英國65起
比利時26起
法國25起
愛爾蘭15起
德國10起
瑞典4起
荷蘭2起
盧森堡、挪威、西班牙和美國各1起
上述病例中,有134個感染者的年齡為10歲以下。
也有人出現重症,病患中12人曾出現帶血腹瀉,9人需住院治療。但截至4月25日,還未出現有人因此喪命的情況。
著實是沒想到,一個巧克力也能整出這麼大個麼蛾子。
這批有問題的健達,是在比利時阿隆鎮工廠生產的。
目前,義大利巧克力製造商費列羅集團已經下令召回這批在英國、法國、德國和瑞典銷售的健達巧克力產品。
但根據記錄,這批產品至少分銷到全球113個國家。
新加坡目前暫未有曝出相關病例。
4)骨痛熱
新病例已超2021全年總數
過去2年,新加坡骨痛熱症病例少了很多。
讓人沒料到的是,今年卻一舉反撲。
根據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的統計,今年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骨痛熱症病例累計超過6000起。
而去年全年總共也就5258例。
不到4個月病例勇超去年全年。而按新加坡往年趨勢,骨痛熱的高發期應該是6月到10月。
從這個勢頭看起來,今年骨痛熱病例數字像是要破紀錄。
截止到4月26日,本地出現193個活躍集群。排名前三的集群累計病例均超過200例。
(活躍集群)
查閱住家附近有沒有活躍集群:
https://www.nea.gov.sg/dengue-zika/dengue/dengue-clusters
而今年伊蚊的滋生點,也從2月的約1300個暴增到3月的2400個。
其中,據說專業人員在對伊文滋生點進行排查時。
在Grove Avenue 的一處住宅就發現了4個,包括家裡的用具跟花盆底部,累計滋生100隻蚊子幼蟲。
現在當局已經發出提醒,骨痛熱症真的又要回來興風作浪了。
新冠變異毒株、不明兒童肝炎、沙門氏菌、骨痛熱症,現在新加坡已出現了2個。
只能說,大流行病真的不容小覷,一波接一波,最穩妥的事情還是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好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