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傳播最快的新冠變種出現了!新加坡還會收緊嗎?有專家預測疫情8月結束~

2022-04-30

今日疫情快報

新加坡4月29日

新增2517

今天4月30日截至中午12點

新增病例晚上更新

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奧密克戎變異株BA.2.12.1了 。

昨天,新加坡通報本地出現2起。

這個消息並沒有引起很多人重視。

因為對於4月26日大解封以後的新加坡來說:

病毒已不太能影響到生活秩序

現存重症病例僅29人,堪稱抗疫策略大拐彎後的史低

這種情況下,病毒再怎麼變異重要嗎?

很遺憾,還是重要的。

在我們開放的同時,奧密克戎病毒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族譜」,並且出現了「疑似最兇猛」的一支。

奧密克戎病毒變異族譜

「下個新冠病毒更危險」警示成真?

現在的新冠病毒,現在已經自個兒完成了一輪「王朝更替」。

德爾塔幾乎退出歷史舞台。

而奧密克戎原始毒株,變異出了BA.12345亞型毒株,老奧的子子孫孫,如今橫行在世界各地。

(下圖為最早爆發奧密克戎疫情的南非公布的病毒族譜)

大家千萬別以為病毒變異到BA.12345,就是全部了。

奧密克戎原始毒株,現在已經是爺爺輩的病毒。

如果BA.1跟BA.2是它的兒子,現在這兄弟倆連娃也都有了,老大BA.1變異出BA.1.1。

老二BA.2變異出BA.2.12跟BA.2.12.1。

至於哪家娃更強,下圖一目了然。

變異株BA.2.12.1變成繼奧密克戎原始毒株以後,又一表現過於活躍的病毒。

活躍到什麼程度呢?

我們已經知道BA.2.12.1是BA.2變異出來的。

而BA.2,恰恰就是美國跟新加坡的新冠病例感染最多的變異株。

從病例占比來看:

美疾控中心數據,奧密克戎全家族譜系已組占了美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100%。其中,74.4%病例被檢測出感染BA.2變異毒株。

新加坡衛生部,在3月的時候就已公開過這組數據:本地新增病例中,超過85%的人感染的都是BA.2。

這意味著什麼?

再看回這張表,原本盛行於美國的BA.2進入4月以後就有取曲線拉平的趨勢。

以現在的情況看,基本這一波BA.2浪潮要消退了。

在它幾近消停後,BA.2.12.1馬上就崛起了。別的不說,新冠這接力棒簡直默契爆表。

而BA.2.12.1崛起後,美國已經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

當地媒體是這麼說的:

才經歷了2個月的平靜,現在美國大部分地區重新有面臨病例激增局面。

為什麼會突然出現病例上升?

原因就在於BA.2.12.1的崛起。

據統計,目前美國約有20%的累計新病例是BA.2.12.1。

但在個別州,如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乃狄克州,則是已占了當地新增病例的52.3%。

跟其他變異株不同,BA.2.12.1的傳播特質很讓人頭疼。

英國就不同變異毒株的傳播及持續時間做了一個對比,發現BA.2的特質最接近德爾塔。

而美國官方給出預估:

BA.2.12.1的傳播性比BA.2還要高出23%-27%,極有可能是目前傳播速度最快的變異毒株。

因為這種特性,導致美國的病例又開始抬頭,有反撲再來一輪的新趨勢。媒體評價,BA.2.12.1讓疫情「死灰復燃」。

那麼如此一來,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

BA.2.12.1的傳播能力超過德爾塔以及它的家族。

那麼毒性呢?

關於毒性,很遺憾還沒有定論。

關於BA.2.12.1,現在最重要的有2個謎點:

它傳播最快,到底是因為本身更具傳染性,還是繞過人體免疫防禦能力變強?

它出現了跟德爾塔相似的特點,即刺突蛋白上L452Q點位有突變。這個突變,德爾塔有,奧密克戎原始毒株沒有。

它會不會更容易引起重症?

BA.2.12.1,疑似是在3月下旬出現。而在此前一個月,有英國頂級科學家就曾公開表態:

未來的新冠變種可能比奧密克戎更危險,或導致更多死亡和嚴重疾病。

標題:《下一個新冠變種或會殺死更多人,科學家在英國新冠限制結束前預警》

圖源:英國衛報

他們的依據是,現在的奧密克戎並非變異自德爾塔。奧密克戎是來自病毒譜系中完全不同的部分。

「我們不知道新變種將怎麼變異得來,也不清楚它的致病性。它的致病性可能較低,但也有可能讓人更容易得病。」

當時這些科學家,是在英國即將官宣卸下新冠最後一道防線之前緊急表態。

不僅是英國,世衛組織新冠疫情問題特使戴維·納巴羅也特彆強調過:

「奧密克戎之後將有更多變體出現,如果新變體更具傳播性,它將占主導地位。

此外,它們可能會導致不同類型的疾病,換句話說,它們可能會變得更致命或產生長期後果。

那麼,BA.2.12.1會是他們口中更危險的新冠變種嗎?

截止到今天以前,BA.2.12.1還未被世衛組織列入須關切或須檢測的變異株。但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美國30多個州 等等都有它的足跡。

主流聲音也是,需要關注關心,但還不需要為此恐慌。

新加坡昨天通報出現2起BA.2.12.1,兩個病例都在自我隔離。

就衛生部的最新說法,相比之前的變異毒株,沒有發現BA.2.12.1引起更嚴重疾病的跡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那是不是意味著,可以不用擔心?

新冠疫情未結束

面對新變種,新加坡什麼態度?

近日,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突然發聲:

新冠大流行沒有結束,因為病毒不斷變異。

不僅如此,美國正在抓緊時間做準備。

他們打算在今年夏季到來之前,研究出人們需要接種哪一種疫苗加強劑來應付下個階段的疫情。

美國人這麼緊張,新加坡人也開始有危機感了。

有網友做了這樣一個聯想:

已知美國跟新加坡感染最多的是同一種變異株BA.2。

突然間,原本疫情趨緩的美國突然在過去一兩周內,因為BA.2.12.1病例又開始上升。

而新加坡社區限制從4月26日起,已經最大程度放寬。

這種情況下,新加坡會不會像美國一樣面臨病例反撲。

如果不會,成功避免BA.2.12.1浪潮反撲的可能性有多大?

就連海外網友也開始看熱鬧,新加坡恢復了這麼多的生活自由。

真的是贏了嗎?

還是病毒憋著其他招,在下一波來之前先狂歡而已?

本地網友也已經開始討論起來:

新變種要來了,咱怎麼辦?

「感覺不能把我們現在的自由太當成理所當然了。我們必須還是保持基本警醒。病毒還在,我們不能卸下所有防線。」

「感覺戴著口罩就跟保命一樣。打疫苗追加劑其實也不算是長期解決辦法。我很高興我們的政府仍然保持警惕性,至少室內還要戴口罩。而不是像那些以自我為中心連口罩都想徹底取消的人一樣。」

「我們雖然必須為經濟開放,但始終最重要的還是採取措施保護我們自己。」

「新變種還會不斷出現,現在新加坡只能保持警惕,同時又不去壓迫到經濟。」

從大家的反應來看,很多人都在慶幸這一點:

新加坡沒有選擇徹底放寬,而是一邊觀望疫情,一邊讓生活已經最大化恢復正常。

本地人享受到了生活上的自由,但態度上對疫情始終抱有警戒。

就如衛生部長王乙康也強調過,4月26日大解封是新加坡的快樂日,而非英國獨立日一樣。

這不是換湯不換藥,玩詞語遊戲。

而是為了經濟民生而做出的平衡選擇。新加坡需放寬,但如果是全面取消新冠限制,新加坡還不敢賭也不想賭。

就在近期,有外媒發現了新加坡跟中國有共同點:

新加坡跟中國一樣,防疫策略都是跟著新冠死亡率在變。

新加坡的防疫策略,跟中國不同。

可是在新冠大流行沒有結束,需要警惕病毒變異、致病性這一點卻有共識:

奧密克戎雖然重症率、死亡率更低,是低,不等於沒有。

憑這一點,就不足以讓新加坡卸下全部防疫武裝。

如下圖,敢敢走在全面解封前頭的英德美歐,新冠死亡率仍然全球前列。

特別是英國,死亡率第一。

所以新加坡不敢一口氣全面鬆綁:

仍然要求室內要戴口罩

500人以上的夜間娛樂場所仍然有疫苗差異化措施管理

堂食餐館、咖啡店、酒吧、卡拉OK,沒打疫苗的人仍然不允許堂食

景點、遊輪、現場表演的堂食活動,只允許打完疫苗的人參與等

生活還有所限制。應對疾病爆發警戒僅從橙色下調到黃色,而非綠色,就是因為新冠大流行還未真的結束。

那麼,如果BA.2.12.1真的在本地引起新一輪反撲,新加坡會怎麼做?

如有必要,會再收緊措施

前幾周的博鰲論壇,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曾公開說明:

「所有措施都要以科學為基礎,當新的數據、新的研究結果出現的時候,當我們發現早些時候做出的決定可能不恰當的時候,就會調整立場和政策,並且向公眾說明調整理由。」

「現在新加坡的關注重點發生了變化,就是要確保醫療系統有足夠能力來應對那些可能出現的重症,確保整個運轉是穩定的,醫院是開放的,社會經濟的設施還能夠運行。」

圖源:Yahoo

在宣布4月26日大解封的時候,新加坡總理接班人、財政部長,同時也是跨部門抗疫小組組長黃循財,也很明確跟大家交代了:

「我們離終點越來越近,但比賽還未結束,這場新冠大流行病也遠未結束。」新的變種毒株遲早會出現,但沒人能預測會是什麼時候。如有必要,新加坡可能須再次收緊防疫措施,或重啟「合力追蹤」應用和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

這話就意味著,新加坡的大解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有必要,新加坡仍然會收緊措施。

按照部長的話來形容這種處境,就是「要挽救生命,也要保住民生,很多國家都在做出艱難的平衡。」

他們在新加坡,曾因疫情生活不易

新冠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這幾天,本地媒體海峽時報分享了一個故事合集。

現在新加坡有時間,在疫情籠罩下喘口氣,於是更多人在疫情最緊張的那段期間的遭遇,終於得以大白。

1)ICU插管29天,幾乎沒命

新加坡人蔡女士,59歲。因為脊柱彎曲,肺部呼吸時並不能像常人那樣擴張順利。

而在她感染新冠以後,這一情況更加糟糕。

曾經2020年,她確診後病情迅速惡化,在國大醫院住了4個月。這段期間她的肝臟、心臟跟腎臟都出現了問題,甚至還要透析。

因為病情過重,最後需要在ICU插管治療,足足29天。那段時間,據她自己形容「差點沒命」。

一直到現在,她都還有新冠後遺症。有點呼吸困難,容易疲憊,晚上必須有設備幫忙通風。

但她慶幸最終她活了下來,現在還有機會跟家人去遊輪度個假。

2)最怕又收緊:沒錢賺、

租車跟汽油費還得照給

新加坡人詹姆士,46歲。

他是一個中年丈夫、老爸,妻子從事行政工作,孩子上初中。

這兩年裡,新加坡措施多變,解封收緊解封收緊解封。從2020年阻斷期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多數人都居家辦公。

這對職業是計程車司機的他簡直就是中年危機。

沒人出門,沒人叫計程車。不管是白天工作時間,還是晚上夜生活時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沒有客人來,租車、汽油費用還得照還,還有他的家庭帳單。他曾遭遇收入低谷的時候,還有政府補助補貼。

所以對於他們這一個群體來說,一旦措施再度收緊,則又是另一場噩夢開始。

病毒可怕,沒錢吃飯就不可怕嗎?

3)在新加坡的外國人:

只有堅持才能找回失去的東西

僅2年,新加坡走了具體數量不明的10萬,甚至數十萬外國人。

其中有在建築行業工作的客工。

他在新加坡工作了10年,疫情爆發後,他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住在客工宿舍,兩次感染新冠,身邊的工友從70個削減走掉剩下20個。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熬不住,想出去,想回去。

他回憶,2020年4月起,客工宿舍疫情爆發,他4個月沒有離開過宿舍這個小房間。

後來,他第一次感染,那是在2020年7月。甚至在2021年12月,第二次感染新冠。

這個過程他都堅持了下來。

為什麼呢?

他是這麼認為的,因為疫情失去太多,只有堅持下去,才能把失去的東西找回來。

於是他一直等,等到新加坡社區解封、客工宿舍解封,等到邊境重新開放,對打完疫苗的人免隔離免檢測。

現在如他所願,他可以繼續賺錢,也能回家看看爸媽妻女。

對於新加坡能恢復到如今的景象,很多人表示已經滿足。

可是新變種又來了。

BA.2.12.1會不會導致病例激增,情況還不清楚。

到底這次變種,是更溫和,還是更厲害,還需要時間觀察。

如果根據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希臘裔教授的說法,他則認為:

「我相信疫情將會在6或8個月內結束,也許,疫情將會在8月15日結束。但是,前提條件是所有人都接種了疫苗,並且所有人都佩戴口罩,自願做檢測。」

椰友們,你們認為呢?


相关文章

  •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最新一輪CDC優惠券派發!皇后手把手教你拿,再附上各大超市釋出的好康!500元這樣花~💸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2025新加坡公司註冊全攻略:中國企業出海第一站怎麼選對、走穩?
  • 科普 持工作準證入境新加坡,還需要提交健康申報嗎?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新加坡公司稅務戰略全攻略:打造全球競爭力,築牢雙徵稅風險「防護牆」
  • 新加坡公司不運營了記得註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