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夠用?70%新加坡人開始節流:少上館子,少購物,改搭公交!專家:非好事滯脹風險或上升

2022-05-05

物價節節攀升,逾八成受訪公眾說,個人生活費在半年內上漲了至少15%,也有近七成受訪者說,已開始通過各種方法,節省日常開銷。

在省錢方法當中,約三分之一受訪者說,最有意識地通過減少外出用餐省錢,其他熱門選項依次為減少逛街或網購(23%);減少乘搭德士、私召車或開車,儘量搭公共運輸或步行(15%),以及在消費前貨比三家(14%)。

(商業時報)

物價居高不下是當前人人關注的課題,《聯合早報》展開為期一周的網絡和街頭問卷調查,了解物價飆漲對人們每周生活和消費習慣的影響。這項調查3日中午截止,共有720名公眾參與。

近六成受訪者認為,雞蛋、生鮮蔬果類及咖啡茶水等食品漲價,對他們的生活費影響最大,選擇水電和交通費(包括汽油)的分別占17%和16%。

受訪者來自不同年齡層,其中有超過半數年齡介於40歲至59歲;30歲至39歲、60歲及以上的各占約18%。近七成受訪者的經濟來源全靠個人收入,近兩成是部分靠個人收入、部分來自家庭,約8%全部來自家庭。

所有受訪者中,約43%坦言因物價上漲而感受到「一些生活壓力」;有29%稱「壓力有點大」;另17%則是「壓力太大了」。

俄烏衝突進一步加劇價格上漲壓力,新加坡3月份不包括私人陸路交通和住宿費的核心通脹率達2.9%,創下10年新高。

調查顯示,約45%受訪者在半年前的每日生活開銷介於11元至20元、介於21元至30元,以及不超過10元的各占19%。但在半年後的今天,約52%受訪者都說,每日生活費明顯增加了15%至20%。

61歲的陳珍珍(兼職推銷員)獨自住在三房式組屋。看著不斷升高的物價,越發感受到必須看緊錢包。

現在,她學會自己煮一些家常菜,以減少在外用餐的開銷。她無奈地說:「去巴剎或超市買菜也越來越貴了,只好少買魚蝦和肉類等價格比較高的食材。」

日常生活中,陳珍珍也有省錢竅門。除了利用洗衣機的水來洗廁所和抹地、少開冷氣,她也儘量每周一次過外出採購所需食材和用品,節省交通費。

汽油、電力、煤氣及非熟食價格預料還會繼續上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上周四發表的《宏觀經濟評估》報告中指出,核心通脹率可能在第三季升至4%左右的峰值,到年底才開始放緩。

消費稅明後年上漲 七成公眾不打算搶購高價物品

明後年分兩階段上調的消費稅,也是坊間關注的焦點。政府上一次在2007年7月調高消費稅時,手錶、珠寶及家具等物品,在前一個月銷量明顯增加。但這次的調查顯示,近七成公眾都沒有打算趁消費稅上調前購買高價物品。

王美麗(50歲,銷售員)說,「我們只買必需品,不會因為(要省些)消費稅,而特地去購物。」

(檔案照)

對於人們更注重省錢,聯昌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說,新加坡防疫措施大幅放寬不久,目前的經濟復甦仍然強勁。

不過,如果接下來人們紛紛減少開支、商業活動受挫,滯脹(stagflation)風險可能會上升。滯脹指的是經濟增長停滯,物價和失業率卻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

由於物價上漲的趨勢預料不會在短期內消退,宋生文說,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企業或因為需求疲弱而裁員,令勞動力市場再受衝擊。

李顯龍總理星期天在全國職工總會勞動節集會上強調,政府正竭盡所能舒解生活費上漲給人們帶來的壓力,但人們要準備好面對更多挑戰,因為全球的經濟增長會變得疲弱,未來兩年甚至可能會出現經濟衰退。

文:黃貝盈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
  • 當 「孤獨死」 敲響警鐘:新加坡 PR 政策釋放暖意,國際生及工作者迎來身份規劃新機遇
  • 2025新加坡公司註冊全攻略:中國企業出海第一站怎麼選對、走穩?
  • 科普 持工作準證入境新加坡,還需要提交健康申報嗎?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新加坡公司稅務戰略全攻略:打造全球競爭力,築牢雙徵稅風險「防護牆」
  • 新加坡公司不運營了記得註銷掉